[实用新型]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0854.0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沙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962;G07C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2 | 代理人: | 翟中平;刘延鸿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位置 车辆 电子 排队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既能够避免候客排队频繁琐启动、移车,又能够实现出租车排队车人性化管理的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属出租车电子智能化排队管理系统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公众场合的排队现象是非常常见的,如餐厅排队吃饭、车站排队打车、机场出租车排队候客等。无论是人还是车辆的排队,都有很多问题,等待过程漫长枯燥,排队效率较低。特别针对出租车候客排队系统,排队车辆首尾相接排列在单车道中,前车移动后撤就必须紧跟移动,不断启动、刹车,走走停停,直至到达上客点将客人接走。这种排队方式效率低、人力管理成本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纸号排队系统等电子方式被引入,比如专利文件200810033236.X《一种出租车候客排队系统及其管理方法》中,将纸号排队系统引入出租车候客管理,通过电子化减轻管理负担,提高了排队的效率。
但是,以上这些方案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未能解决,如:出租车必须在特定位置和设备上取号,取号仍然为物理号码等;仍然需要按照固定区域排队等候,不能中途离开;一旦排队车辆离开,系统无法及时调整叫号顺序,必须继续叫号直到无人应答才跳至下一号码。
实用新型内容
设计目的: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出租车排队者不需要物理取号,可自由选择排队区域和位置,最大程度优化排队效率和公平性,提高排队效率的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至少由车载终端、叫号终端、后台调度中心构成;车载终端通过无线方式与后台调度中心双向通讯,向后台调度中心发送位置信息并接收后台调度中心发送的排队信息,叫号终端用于向后台调度中心发送叫号指令,并接收后台调度中心发送的调度信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其于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的排队方法,根据打车乘客集中的区域位置,本系统设立对应的电子围栏,出租车进入该电子围栏区域内时,后台调度中心认为该出租车有排队意向并自动向其发送排队询问信息,出租车确认后加入已有排队队列中,候客区叫号终端将叫车指令发送至后台调度中心,后台调度中心根据叫车信息发送给队列位置最前端相应数量的出租车,出租车通过车载终端接收到叫车指令后,按照指令前往接客。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提供了基于位置信息来控制排队的方法,使得出租车候客无需专门设立排队车道,驾驶员可以更加轻松有效的排队,减少车辆损耗和油耗,并且也能节省候客区的管理人力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避免了排队出租车频繁启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车载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叫号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车辆进入电子围栏排队的逻辑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车辆离开电子围栏取消排队的逻辑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5。一种基于位置的车辆电子排队系统,至少由车载终端1、叫号终端2、后台调度中心3构成;车载终端1通过无线方式与后台调度中心3双向通讯,向后台调度中心3发送位置信息并接收后台调度中心3发送的排队信息,叫号终端2用于向后台调度中心3发送叫号指令,并接收后台调度中心3发送的调度信息。所述车载终端1包含处理器101、存储模块102、通讯模块103、定位模块104、显示模块105和空车灯线路接口106;处理器101与存储模块102和通讯模块103双向数据交换,定位模块104信号输出端与处理器101信号输入端连接,显示模块105信号输入端与处理器101输出端连接,空车灯线路接口106输入端接出租车空车灯,输出端接处理器101。所述叫号终端2包含处理器201、存储模块202、通讯模块203、显示模块204、输入设备205。处理器201与存储模块202和通讯模块203双向数据通讯,显示模块204信号输入端接处理器201信号输出端。输入设备205信号输出端接处理器201信号输入端,用于输入叫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0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回收余热的培烧系统
- 下一篇: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