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004.4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20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刚;姜浙;富娜;陈新;张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6 | 分类号: | B60Q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黄灿;安利霞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桥 高度 传感器 总成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感器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ALS系统根据HID配置,负责完成氙灯整流器和自动近光灯水平调节功能。法规规定,如果近光灯光使用通量超过2000lm的光源,必须配备前照灯清洗器和大灯自动高度调节。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汽车灯光光源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气体放电光源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而普通气体放电光源的光通量都超过2000lm,大灯自动高度调节也就应用在许多车型上。汽车内部结构十分复杂,空间容量又十分狭小。所以,对于其高度传感器的布置,成为了大灯自动高度调节最困难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确定车身高度变化并据此对大灯自动高度调节的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包括传感器主支架,在所述传感器主支架上固定有传感器小总成,所述传感器小总成与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用于固定到摆臂上的传感器副支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主支架上设有上卡爪与下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主支架上设有第一螺母孔与第二螺母孔。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副支架上设有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在所述传感器主支架上固定有传感器小总成,所述传感器小总成与摇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摇杆的另一端与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用于固定到摆臂上的传感器副支架转动连接,摇杆与连杆的动作取决于摆臂的上下运动,摆臂上下运动后,摇杆与连杆之间会形成角度变化,由传感器小总成分析角度的变化;所以当摆臂运动到下极限位置(-13.76°)后,如果继续运动至-20°,此时下卡爪限制臂继续运动,连杆与摇杆夹角为148°,当在下极限位置装配时,卡爪可以避免在装配时出现摇杆与连杆的错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的防错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包括传感器主支架1,在传感器主支架1上固定有传感器小总成2,传感器小总成2与摇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摇杆3的另一端与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杆4的另一端与用于固定到摆臂11上的传感器副支架5连接。摇杆3与连杆4的动作取决于摆臂11的上下运动,摆臂11上下运动后,摇杆3与连杆4之间会形成角度变化,由传感器小总成2分析角度的变化后确定车身的高度变化,从而使灯具控制模块调整灯具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传感器主支架1上设有上卡爪9与下卡爪10,通过上卡爪9与下卡爪10能有效防止摇杆3与连杆4装错;当摆臂11运动到下极限位置(-13.76°)后,如果继续运动至-20°,此时下卡爪10限制摆臂11继续运动,连杆4与摇杆3夹角为148°,当在下极限位置装配时,卡爪可以避免在装配时出现摇杆3与连杆4的错装,使摇杆3与连杆4只有一种装配方法;高防错设计,成本低,安装稳固;不仅满足前桥高度传感器本身的安装要求,也为整车其他零部件的布置提供了有利条件。
进一步地,传感器主支架1上设有第一螺母孔7与第二螺母孔8,通过拉铆螺母与螺栓将传感器主支架1固定在汽车车身上,建议拧紧力矩为6~9N.m。
进一步地,传感器副支架5上设有螺栓6,通过螺栓6固定在控制臂焊接支架上,建议拧紧力矩为6~9N.m。
进一步地,一种汽车,在所述汽车上安装有该前桥高度传感器总成。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0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