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2426.1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90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马浩;周志坚;陈凡明;杨勇;杨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7/00 | 分类号: | G07F1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手持 终端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指为电动汽车充电的站点,与现在的加油站相似。随着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战略和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务院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必将成为今后中国汽车工业和能源产业发展的重点。
目前充电桩的操作面板设计在桩体上,充电时需要将充值卡在桩体的刷卡区刷卡并设置相关充电信息,使桩体读出充值卡信息及打开充电插口盖板,以便将充电枪拔出对待充电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将充电枪拔出放回充电桩,并取走充值卡。
现有充电桩的缺点是:充电时的计量计费,充电监控,金融交易等操作功能接口均设计在桩体上,充电时需要在桩体上设置完成后,才能将充电枪与待充电动汽车相连,并且由于充电桩离待充电动汽车尚有一定距离,导致操作起来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其不仅充电方便,而且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装载有主控板的桩体和充电电缆,其特征是,还包括无线通信装置和手持终端,所述桩体上设置有充电插座,所述充电电缆一端设置有与充电插座插接连接的充电插头,另一端设置有与电动汽车充电接口连接的充电连接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设置在桩体上且与充电桩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手持终端包括主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读卡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微型打印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读卡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微型打印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触摸显示屏和音频输出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计量计费、充电监控和金融交易等功能接口均集成在手持终端上,充电时将待充电动汽车通过充电电缆与充电桩连接后,依靠手持终端完成计量计费、金融交易等操作,不仅操作步骤简单、快捷,而且便于操作者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持终端的原理框图;
图1中:1充电桩桩体、2充电插座、3充电电缆、4充电插头、5无线通信装置、6手持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手持终端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装载有主控板的桩体1、充电电缆3、无线通信装置5和手持终端6,所述桩体1上设置有充电插座2,所述充电电缆3一端设置有与充电插座插接连接的充电插头4,另一端设置有与电动汽车7的充电接口8连接的充电连接器;所述无线通信装置5设置在桩体1上且与充电桩主控板电连接,所述手持终端6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无线通信装置5相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手持终端6包括主控单元、无线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读卡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微型打印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输入输出模块、读卡器模块、存储模块和微型打印模块分别与主控单元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与无线通信装置相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模块包括触摸显示屏和音频输出设备。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充电手持终端上设置计量计费、充电监控和金融交易等功能接口,充电桩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源接口,并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与手持终端进行双向通信,充电时将待充电动汽车与充电桩连接后,依靠手持终端完成计量计费和金融交易等操作,解决了传统充电桩充电时需要刷卡、操控等均须在特定的桩体上进行操作的繁琐,这样不仅操作步骤简单、快捷,而且便于操作者操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2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选择性调控蛋白质表达的方法和组合物
- 下一篇:密封构件和复合密封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