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盗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010.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庆;梁尚涛;陈尚雨;黄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65 | 分类号: | F16K11/065;F16K31/60;E05B27/00;F16K5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4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具体地说,是一种防盗阀,尤其是一种需要专用钥匙才能开、关的防盗阀。
背景技术
在管道运输领域,要保证运输的连续性、所运输物品的安全,或要保证管道运输截止的可靠,需要用到防盗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需要用专用钥匙配合才能开、关的防盗阀。以保证运输的连续性、所运输物品的安全、保证管道运输截止的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防盗阀,包括由三通和设置在三通上的阀盖组成的阀体,阀芯,防盗锁;防盗锁设置在阀体上,阀芯移动设置在防盗锁和阀体内,所述防盗锁包括锁体、锁匙和锁芯;锁体与阀盖固联,锁芯转动设置在锁体内并与阀芯螺纹连接,锁匙转动设置在锁体内、锁芯外;锁匙和锁芯之间,移动设置有至少一组弹簧、弹子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设置防盗锁,用专用钥匙配合才能开、关阀,保证运输的连续性、所运输物品的安全、保证管道运输截止的可靠。
作为对本防盗阀的改进,在防盗锁锁匙和锁芯之间,移动设置的至少一组弹簧、弹子组件,每组弹簧、弹子组件自下而上由弹簧、锁定弹和辅助弹子依次设置组成;弹簧、锁定弹子设置在锁壳底部壁内的柱形孔内,弹簧在自由状态时,锁定弹子伸入到开设在锁匙内侧与锁芯外侧的槽内。
弹簧、弹子组件在自由状态时,锁定弹子伸入到开设在锁匙内侧与锁芯外侧的柱形孔内,锁芯、锁体不能相对转动,防盗阀处于锁定状态;使用与防盗锁配合的锁匙,下压辅助弹子,使锁定弹子与开设在锁壳底部壁内的柱形孔高度相同,转动锁匙,锁芯通过辅助弹子带动与锁匙同步转动,阀芯上下移动,阀正常开启、关闭、调节阀芯的开度。
作为对本防盗阀的进一步改进,在防盗锁上还设置有快速拆卸手轮。便与使用。
作为对本防盗阀的另一种改进,在三通与阀盖之间、阀盖与锁芯之间皆设置有密封圈。防止流体渗漏。
附图说明
图1 是防盗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防盗阀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的防盗阀和图2所示的防盗阀A-A剖视图,本防盗阀包括阀体,阀芯12,防盗锁,防盗锁设置在阀体上,阀芯12移动设置在防盗锁和阀体内,阀体包括三通1和设置在三通1上的阀盖2;防盗锁包括锁体8、锁匙9和锁芯4,锁体8与阀盖2固联,锁芯4转动设置在锁体8内并与阀芯12螺纹连接,锁匙9转动设置在锁体8内、锁芯4外;锁匙9和锁芯4之间,移动设置有至少一组弹簧、弹子组件11。
为保证防盗锁可靠,弹簧、弹子组件11一般选用四组或六组,本图选用六组。六组弹簧、弹子组件11中的辅助弹子7长度各不相同,具体设置情况为:每组弹簧、弹子组件11自下而上由弹簧5、锁定弹子6和辅助弹子7依次设置组成;弹簧5、锁定弹子6设置在锁体8底部壁内的柱形孔内,弹簧5在自由状态时,锁定弹子6伸入到开设在锁匙9内侧与锁芯4外侧的槽内。开设在锁匙9内侧与锁芯4外侧的槽的长度与相对应辅助弹子相匹配。
锁匙9与六组弹簧、弹子组件11相匹配,保证使用锁匙9开启防盗锁时六个锁定弹子6与开设在锁体8底部壁内的柱形孔高度相同。
为方便使用,在防盗阀上还设置有快速拆卸手轮10。
为防止泄露,在三通1与阀盖2之间、阀盖2与阀芯12之间皆设置有密封圈3。防止流体渗漏。
使用时,插入锁匙,下压辅助弹子,使锁定弹子与开设在锁壳底部壁内的柱形孔高度相同,转动锁匙,锁芯通过辅助弹子带动与锁匙同步转动,阀芯上下移动,阀正常开启、关闭、调节阀芯的开度。
取出锁匙,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簧、弹子组件恢复自由高度,防盗锁上锁,保证阀处于需要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设置防盗锁,用专用钥匙配合才能开、关阀,保证运输的连续性、所运输物品的安全、保证管道运输截止可靠。
2. 采用快速拆卸手轮,方便使用;设置密封装置,防止泄露,使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