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的手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112.3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2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永盛仪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31/6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知专利事务所 33235 | 代理人: | 龙湖浩 |
地址: | 311407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阀,尤其是涉及一种阀的手轮结构。
背景技术
带有移动阀芯的大型阀门,如果采用手动控制,一般采用齿轮齿条结构。通过一个手轮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一个与之适配的齿条运动,齿条与阀芯相连,从而完成对阀芯的控制。然而,这种结构在操作时,比较费力,也没有自锁功能。因此在使用时非常不方便,一般要通过加大手轮尺寸,增加锁止结构等方法,使其达到日常使用的要求。我公司已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产品(ZL2011203666060)——一种阀的手动控制结构,采用蜗轮蜗杆机构,转动手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和丝杆1相互咬合,由于丝杆被限止转动,故蜗轮转动的同时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蜗轮架上下运动。具有以下优点:1、能自锁,当不转动摇把时,能停在任意位置,不像齿轮齿条结构,无法再任意位置停留; 2、省力,比齿轮齿条结构更省力。
虽然上述阀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比传统齿轮齿条式更省力,但由于受作用力点不同(阀杆力点的位置在箭头位置),导致蜗轮上下运动的同时受到扭力的作用,蜗轮蜗杆磨损较大,使得转动蜗轮蜗杆越来越卡,用力越来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虽然上述阀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比传统齿轮齿条式更省力,但由于受作用力点不同(阀杆力点的位置在箭头位置),导致蜗轮上下运动的同时受到扭力的作用,蜗轮蜗杆磨损较大,使得转动蜗轮蜗杆越来越卡,用力越来越大的不足,提供一种阀的手轮结构,该结构增加导柱后,使得蜗轮蜗杆上的扭力转到导柱上,消除了蜗轮蜗杆的扭力,使手轮操作更轻松,又能增加蜗轮蜗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个手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的手轮结构,包括手轮架,该手轮架上设有一个手轮,所述的手轮架内设有一蜗轮架,所述蜗轮架内设有一组蜗轮、蜗杆,该蜗杆与所述的手轮相连,所述蜗轮与丝杆相互咬合, 所述蜗轮架内设有一导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导柱后,使得蜗轮蜗杆上的部分扭力转到导柱上,消除了蜗轮蜗杆的扭力,使手轮操作更轻松,又能增加蜗轮蜗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个手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丝杆, 2、导柱,3、蜗杆,4、手轮架,5、蜗轮,6、蜗轮架,7、手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阀的手轮结构,包括手轮架4,该手轮架上设有一个手轮7,所述的手轮架4内设有一蜗轮架6,所述蜗轮架内设有一组蜗轮5、蜗杆3,该蜗杆3与所述的手轮7相连,所述蜗轮与丝杆1相互咬合,所述蜗轮架内设有一导柱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该阀采用蜗轮蜗杆机构,转动手轮,带动蜗杆3转动,蜗杆3带动蜗轮5转动,蜗轮5和丝杆1相互咬合,由于丝杆1被限止转动,故蜗轮5转动的同时做上下运动,从而带动蜗轮架6上下运动,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比传统齿轮齿条式更省力,但由于受作用力点不同(阀杆受力点的位置在箭头位置),导致蜗轮5上下运动的同时受到扭力的作用,蜗轮蜗杆磨损较大,使得转动蜗轮蜗杆越来越卡,用力越来越发。增加导柱2后,使得蜗轮蜗杆上的扭力转到导柱上,消除了蜗轮蜗杆的扭力,使手轮操作更轻松,又能增加蜗轮蜗杆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整个手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永盛仪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永盛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1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