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及电流传感器/互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3674.8 | 申请日: | 2013-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全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能乾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24 | 分类号: | G01R1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高丽萍 |
地址: | 10009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密封 装置 电流传感器 互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在电流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中用于对绝缘子芯腔密封的密封装置及采用该密封装置的电流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
背景技术
电流传感器/互感器(简称CT)是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与电能计量的重要设备,用来测量传输中的电流大小,并将测量到的电流大小发送至测量仪器和继电保护装置。其长期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由于存在一些原理上不能克服的困难,如,铁磁谐振、磁饱和、频带有限等,在高电压等级运行存在安全隐患。而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学电流互感器可以克服以上问题,故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法拉第效应光学电流互感器在使用时其一次侧敏感单元的光纤须穿过绝缘子和二次侧连接。此时,绝缘子芯棒必须为空心,即形成绝缘子芯腔,以便光纤通过。在绝缘子中穿入光纤后通常用胶体密封,如图1所示的现有的法拉第效应光学电流互感器中的绝缘子2芯腔密封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绝缘子2内部结构简单,但因绝缘子2芯腔穿入光纤1后须用胶体进行密封,该胶体为固体填充胶3,因此胶体的密封质量直接决定了绝缘子的安全性。例如:胶体密封时若存在气泡,高压电场会对气泡进行持续的放电,从而导致密封胶体的碳化;进一步缩短爬电距离,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原因,另一种密封形式可以克服上诉缺点,即不采用胶体填充,而是在绝缘子芯腔内充流动性/半流动性绝缘液体。但充入流动性/半流动性绝缘液体后,密封往往成为技术难题,渗漏也就再所难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电流传感器/互感器中的绝缘子采用胶体密封存在安全隐患,而采用流动性/半流动性绝缘液体填充却难密封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能够解决穿光纤的绝缘子芯腔内流动性/半流动性绝缘液体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并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易操作、高效、安全等优点。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采用上述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的电流传感器/互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用于对插入光纤的绝缘子芯腔密封,所述绝缘子芯腔内填充有流动性或半流动性绝缘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水接头、套管、套管帽和填充物,所述防水接头与绝缘子端部法兰对接,所述套管插入防水接头内部并与防水接头卡紧,所述套管的两侧端面均具有穿过光纤的孔,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将光纤固定在套管内并起到密封作用,所述套管帽安装在套管的尾端,所述套管帽的端面上设置有穿过光纤的孔。
还包括密封圈,所述防水接头通过密封圈与绝缘子端部法兰密封对接。
所述套管为半通透式结构,所述套管的一侧端面上具有与光纤截面匹配的光纤孔,套管的另一侧端面为通透面,所述填充物通过所述通透面填充至套管内。
所述套管一侧端面上的光纤孔的数量与插入绝缘子芯腔的光纤数量相同;或所述光纤孔的大小与插入绝缘子芯腔的多根光纤的总截面大小相匹配。
所述填充物为形态稳定的胶体,所述填充物不溶解于绝缘子芯腔内的流动性或半流动性绝缘液体。
所述套管的截面形状为圆、正多边形或椭圆,所述套管与防水接头之间紧密密封。
所述套管帽直接套在套管的尾端,或所述套管帽与套管的尾端拧接或卡接。
当所述套管帽与套管的尾端拧接时,所述套管帽的端面设置有便于拧接的结构,所述便于拧接的结构为一字槽或十字槽;或所述套管帽的侧面带有花纹;或所述套管帽的侧面设置有便于拧接的平面。
所述防水接头包括外部的金属部分和内部的橡胶套或尼龙套,所述防水接头通过内部的橡胶套或尼龙套与套管紧密密封,通过外部的金属部分与绝缘子端部法兰密封对接。
一种电流传感器或电流互感器,包括绝缘子和光纤,所述光纤插入绝缘子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子芯腔内填充有流动性或半流动性绝缘液体,所述绝缘子芯腔的两端采用上述的绝缘子芯腔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能乾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能乾元(北京)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36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断路器自动磨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缓控释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