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4889.1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程刚;孙浩宇;毛成果;刘后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千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5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水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属于大功率电子器件冷却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矿山设备功率的不断增大,大功率变频器广泛应用于大型煤炭采掘设备的控制之中,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电力电子器件在工作时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部分能量随后将转化为热能,使器件的温度上升,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器件的散热问题,则不仅影响变频器性能的充分发挥,而且还可能导致其损坏,为了提高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的应用效率及稳定性,解决好变频器电力电子器件散热问题至关重要。
现有的井下变频器冷却装置为不循环装置,冷却装置所需的水直接取自井下水源,水流经过变频器以后没有回收再利用,直接排放在井下,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整个冷却装置不密闭,井下的灰尘很容易造成水质的污染,污染后的水会造成装置管路的结垢、腐蚀等,降低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该装置形成了一个全封闭的循环空间,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减少了水污染;并且该装置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进水口、热交换器、风机、循环水箱、水泵、集液器、节流阀和出水口,进水口与连接热交换器连接,热交换器与循环水箱连接、循环水箱与水泵连接、水泵与集液器连接、集液器与节流阀连接,节流阀与出水口连接,热交换器两侧设有风机。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口为四路。
进一步,所述的风机设置为两台,两台风机上下排列,提高了冷却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水泵设置为两台,分别为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可以切换工作状态,同时只有一台水泵在工作。
进一步,所述的集液器将来自水泵的水分流道四路出水口中,实现一套循环水冷却装置同时给多个变频器提供冷却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节流阀设置为四个,分别调节四路出水口的出水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水冷却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效率高、无污染,能够节约大量用水,并且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进水口,2-热交换器,3-风机,4-循环水箱,5-水泵,6-集液器,7-节流阀,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包括进水口1、热交换器2、风机3、循环水箱4、水泵5、集液器6节流阀7和出水口8,它们依次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空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装置的进水口1有四路,它们在热交换器2上等距排列,采用柱销的连接方式和热交换器2相连;热交换器2内部的管路采用铜材,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散热效果,循环水经过热交换器2的散热后,通过水管进入循环水箱4;热交换器2的一侧安装两台风机3,它们上下排列,风机4的轴和热交换器3垂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循环水箱4采用不锈钢焊接而成,循环水箱4收集来自热交换器2的水,为水泵5提供水源;为了实现装置的连续不间断工作,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水泵5,它们各通过一根水管和循环水箱4相连,两个水泵5并行排列,一个为工作状态,另一个为备用状态,可以切换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集液器6通过焊接的方式和各水管相连,集液器6把来自水泵5的水分为四路输出,可以实现一套循环水冷却装置同时给多个变频器提供冷却的功能;出水口8的前端各安装一个节流阀,通过旋转来改变节流面积,从而控制每个出水口的出水量。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出的等同变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千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千一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4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