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光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5617.3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7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荣明;徐亮;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2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光伏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作为新能源技术被光伏使用。现有的光伏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多样,但一般的光伏组件都是平面结构,不可以折叠。在加工的时候将光伏面板组装好,然后运输到指定地点,再安装光伏支架,最后将光伏面板安装在支架上。这种组装方法适合固定地点使用,由于其安装拆卸比较麻烦,对于经常需要转移地点的场所来所并不适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携带且具有充电功能的便携光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便携光伏装置,由光伏组件、锂电池、控制电路模块、充电接口和外壳构成;所述外壳为折叠式外壳,由上壳和下壳构成,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各设置有一块光伏组件,两块光伏组件相串联;所述锂电池和控制电路设置在下壳上光伏组件与下壳之间,相串联的光伏组件接入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接入锂电池,并且所述外壳外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相接的充电接口。
优选的,所述光伏组件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EVA层、涂锡带、切片电池片和电木板构成;所述切片电池片具有若干块,之间通过涂锡带连接,切片电池片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设置有一层EVA层,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位于切片电池片上表面EVA层的表面上,所述电木板位于切片电池片下表面EVA层的底面上。
优选的,述电木板上设置有用于串联两块光伏组件的导线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液晶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由USB接口和12V接口两种接口构成。
优秀的,所述USB接口和12V接口之间设置有一工作状态显示灯。
优选的,所述外壳外缘设置有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包边,所述包边顶部与外壳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这种便携光伏装置可以折叠,且质量较轻,方便携带,具有充电功能,且能够实时显示工作状态和电量情况,能耗低,外缘设置有包边,不易受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便携光伏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便携光伏装置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便携光伏装置折叠后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便携光伏装置中光伏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便携光伏装置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中:1、光伏组件;1-1、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1-2、EVA层;1-3、涂锡带;1-4、切片电池片;1-5、电木板;2、锂电池;3、控制电路模块;4、充电接口;4-1、USB接口;4-2、12V接口;5、液晶指示灯;5-1、工作状态显示灯;6、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便携光伏装置,由光伏组件1、锂电池2、控制电路模块3、充电接口4和外壳6构成;所述外壳6为折叠式外壳,由上壳和下壳构成,所述外壳1外缘设置有由硬质塑料制成的包边,所述包边顶部与外壳1表面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所述上壳和下壳上各设置有一块光伏组件1,两块光伏组件1相串联,所述外壳6上外壳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液晶指示灯5;如图4所示,所述光伏组件1由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1-1、EVA层1-2、涂锡带1-3、切片电池片1-4和电木板1-5构成;所述电木板1-5上设置有用于串联两块光伏组件1的导线连接孔;所述切片电池片1-4具有若干块,之间通过涂锡带1-3连接,切片电池片1-4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各设置有一层EVA层1-2,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层1-1位于切片电池片1-4上表面EVA层1-2的表面上,所述电木板1-5位于切片电池片1-4下表面EVA层1-2的底面上;所述锂电池2和控制电路3设置在下壳上光伏组件1与下壳之间,相串联的光伏组件1接入所述控制电路3,所述控制电路3接入锂电池2,并且所述外壳6外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控制电路3相接的充电接口4,所述充电接口4分为你USB接口4-1和12V接口4-2两种接口,所述USB接口4-1和12V接口4-2之间设置有一工作状态显示灯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盛光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5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腕戴式触控智能电话
- 下一篇:基于半内置集成半桥驱动结构的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