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空气干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272.3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26 | 分类号: | B01D53/26;B01D53/02;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241007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空气 干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的干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干燥器。
背景技术
空气干燥器是为汽车制动管路提供干燥的压缩空气,控制气制动管路的压力不能过高的一种保护装置,其上设有四回路保护阀,四回路保护阀是为了保护汽车气制动管路的压力不能过低。
传统的空气干燥器主要为干燥筒,干燥筒由外壳、设于外壳内腔中的内壳、设于外壳内腔开口处的连接盘组成,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及排气孔,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空气流通间隙,内壳靠近外壳顶部的进气孔与该空气流通间隙导通,连接盘上设有与空气流通间隙导通的空气进口及与内壳的排气孔导通的空气出口,内壳中设有干燥空气的分子筛;而四回路保护阀则是由阀体及与阀体连接的阀盖,阀体内设有连接腔及分别与连接腔导通的四个出气口及一个进气口,四个出气口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方向。其装车接上气管后占用的空间较大,不方便安装。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占地面积小、安装方便、且可防止油污污染分子筛的组合式空气干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空气干燥器,包括有干燥筒及与干燥筒连接的四回路保护阀,所述的干燥筒包括外壳、设于外壳内腔中的内壳、设于外壳内腔开口处的连接盘,内壳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孔及排气孔,外壳与内壳之间设有空气流通间隙,内壳靠近外壳顶部的进气孔与该空气流通间隙导通,连接盘上设有与空气流通间隙导通的空气进口及与内壳的排气孔导通的空气出口,内壳中设有干燥空气的分子筛;所述的四回路保护阀包括有阀体、及与阀体连接的阀盖,阀体内设有连接腔及分别与连接腔导通的四个出气口及一个进气口,所述的出气口内分别设有只可将连接腔内空气排出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腔由四个呈矩形状排列的空腔组成,阀体上分别设有与空腔导通的出气口,且各出气口处于阀体的同一侧的端面上,所述的进气口设于各空腔之间,且分别与各空腔导通,阀体与阀盖之间设有密封垫,阀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阀盖锁紧机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回路保护阀的阀体中的连接腔由四个呈矩形状排列的空腔组成,且各空腔处分别设有与外部导通的出气口,出气口处于阀体上的位置为设置在阀体的同侧,以及阀体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阀盖锁紧机构;这样设置设置后,不仅出气口处于阀体上同一侧的位置处,而且阀盖锁紧机构处于阀体的轴向两端,这样平均分布的设置可缩小组合式空气干燥器的安装体积,同时也方便了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连接盘上的空气进口与外壳及内壳之间的空气流通间隙之间设有油污吸收腔,该油污吸收腔内设有油污吸收机构。
其中,油污吸收机构包括有卷设于油污吸收腔中的滤油纸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空气进口与空气流通间隙之间设置可放置油污吸收机构的油污吸收腔以及油污吸收机构的设置,使得由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能够经过油污吸收机构的初步过滤,将空气中的油污去除,使分子筛避免油污的污染及吸附,延长了分子筛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保证了干燥筒能够顺畅正常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例中四回路保护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燥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2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型材组立前材料一次定尺技术
- 下一篇:一种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