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休闲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6559.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仓山区百居惠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休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纺产品,具体涉及一种休闲枕。
背景技术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容易诱发颈部的疾病。颈椎病就是一种常见的颈部疾病,它多发病与久坐不动的人。例如IT产业相关工作人员、设计师、中小学生、办公职员、长途旅行的人等,他们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很容易因肌肉僵持、疲劳而诱发颈椎病,一些不良的坐姿及习惯也容易导致颈椎病。颈椎病治疗起来十分费力,为了预防颈椎疾病,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针对颈部保护和保健的产品,U型枕就是其中的一种。然而现在常见的U型枕仅仅只是一个U型的环体,其U型弯部处主要是用来支撑颈椎,而简单的U型环体是无法完全支撑起颈椎甚至是后脑勺根部,常常适得其反,造成颈椎酸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U型枕做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休闲枕,该休闲枕对颈椎和后脑勺根部都有很好的支撑,避免颈部肌肉僵持,使用舒适;而且该休闲枕还可有多种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休闲枕,包括U型枕头本体,所述U型枕头本体的U型弯部上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小枕头,采用小枕头来辅助支撑后脑勺根部,可以保证人体的颈椎和后脑勺具有可靠支撑,避免颈部肌肉僵持,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所述U型枕头本体和小枕头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U型的枕头本体和小枕头均包容在同一个枕套内。所述枕套为绒布枕套(包括你的韩国绒枕套)、织锦枕套(包括纯棉枕套)、丝绸枕套、植绒布枕套、麂皮绒枕套等。所述休闲枕的枕芯为U型枕头本体的枕芯与小枕头的枕芯的一体式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竹炭、决明子中的一种或两种。更具体地说:所述休闲枕的枕芯内填充有竹炭颗粒包、决明子包中的一种或两种,且所述竹炭颗粒包、决明子包设置在U型枕头本体的枕芯与小枕头的枕芯的交接处。
为了便于拆卸清洗,所述枕套的U型弯部外侧上缝合有拉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是该休闲枕拥有独特的颈部支撑设计,即采用小枕头来辅助支撑后脑勺根部,可以保证人体的颈椎和后脑勺具有可靠支撑,避免颈部肌肉僵持,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二是其造型小巧,方便携带,乘坐汽车、飞机、轮船等出差、旅行或办公室午休均可使用。三是其内含有竹炭材质,可以释放大量远红外线,会对人体进行温热和按摩,血液循环,舒缓疲劳。可轻松实现“坐着休息”。不管是在繁忙的工作中还是在长时间的旅途中,它都能让您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休闲枕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沿A—A视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1-U型枕头本体 2-小枕头 3-枕套 4-竹炭颗粒包 5-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休闲枕主要包括U型枕头本体1,所述U型枕头本体的U型弯部上设置有向上突起的小枕头2,采用小枕头2来辅助支撑后脑勺根部,可以保证人体的颈椎和后脑勺具有可靠支撑,避免颈部肌肉僵持,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枕头本体1和小枕头2为一体式结构,即所述U型的枕头本体和小枕头均包容在同一个枕套3内。所述枕套3采用韩国绒制造。当然,枕套3还可以是除韩国绒枕套以外的其他绒布枕套、织锦枕套(包括纯棉枕套)、丝绸枕套、植绒布枕套、麂皮绒枕套等。所述休闲枕的枕芯为U型枕头本体的枕芯与小枕头的枕芯的一体式结构,且其内部填充有竹炭、决明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功能辅料,其主要的填充料为中空棉、海绵或棉絮等。更具体地说:所述休闲枕的枕芯内填充有竹炭颗粒包4、决明子包中的一种或两种,且所述竹炭颗粒包、决明子包设置在U型枕头本体的枕芯与小枕头的枕芯的交接处。
为了便于拆卸清洗,所述枕套的U型弯部外侧上缝合有拉链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仓山区百居惠商贸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仓山区百居惠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6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