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校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068.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树;燕丽娜;王传法;张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0 | 分类号: | B21D3/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闫晓燕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卡车 分体 十字 整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长轴的弯曲校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校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重型卡车轮间差速器十字轴是分体式结构,由一根十字轴整体轴和两根与之垂直的分体轴组成。十字轴整体轴为一细长轴,轴长的正中部有两个腰槽,垂直于轴线且两者相背,分别用来与两个分体轴相配合。该十字轴整体轴由于渗碳淬火后产生弯曲变形,弯曲程度超差,需要对其进行反弯压力校直处理。现有的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渗碳淬火后的压力校直主要是用单个压头的压力机进行校直。校直时,首先将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固定,然后直接使用压力机压头压住轴的凸起部位并对其施压,至弯曲的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反向弯曲,卸压后分体十字轴出现回弹成为直轴。由于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存有两个背对着的腰槽,是轴的薄弱部位,刚性低,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最弱;校直施压时,单个压头的压力机校直时压力比较集中,致使整个轴的反向弯曲变形大部分集中在抗弯曲变形能力最弱的中间部位,容易导致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断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弯曲压力相对分散、弯曲变形量小、校直效果好的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校直装置。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重型卡车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校直装置,包括工作台和压头,该工作台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V型垫块,所述工作台与V型垫块为一体结构,所述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长度大于两V型垫块之间的距离,所述两V型垫块之间的工作台上还设置有垫片。在两V型垫块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垫片的目的是限制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受压时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量,避免过量弯曲导致十字轴断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压头包括圆柱形压头主体和开口朝下的U型压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压头为双压口压头,即U型压口有两个,该两个U型压口与圆柱形压头主体刚性连接成一个整体。设置两个U型压口是为了分散弯曲压力。校直时,两个U型压口同时对分体十字轴整体轴进行施压,减小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承受的压力,也就减小了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弯曲变形量,避免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断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由两个U型压口和圆柱形压头主体构成的双压口压头呈倒Y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两个U型压口的中心距为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长度的一半。两个U型压口的中心距距离越大,对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压力越小,但是U型压口的中心距距离太大时,校直效果会受影响,经过深入研究和反复实验发现,两个U型压口的中心距为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长度的一半时,对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压力小,同时校直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V型垫块是由铁质材料制成的V型垫块;所述垫片是由铁质材料制成的垫片,其厚度≥5mm,用于确定铁垫片上面与被校轴表面的距离,使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反向弯曲的最大深度,限制在不会导致轴断裂的范围内。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两V型垫块之间的工作台上设置有垫片,其有益效果是限制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受压时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量,避免过量弯曲导致十字轴断裂;将压头的U型压口设置为两个,是为了分散弯曲压力,避免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断裂的现象,由于两个U型压口的中心距为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长度的一半,既减小了校直时对分体十字轴整体轴中间部位的压力,又保证了校直效果。同时,铁垫片上面与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的距离,可以限制被校正分体十字轴整体轴反向弯曲的最大深度、在不会导致轴断裂的范围内。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1为压头;2为分体十字轴整体轴;3为垫片;4为工作台;5为V型垫块;6为U型压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传感器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内部先导式减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