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循环清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8700.6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42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寿忠;任远敏;朱春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0 | 分类号: | E21B21/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63003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循环清孔装置。属于建筑中灌注桩孔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灌注桩孔底沉渣厚度的控制是冲(钻) 孔灌注桩成孔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清除灌注桩孔底部沉渣是控制灌注桩成桩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灌注桩孔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灌注桩的承载力,尤其对以桩端阻力为主的端承桩或摩擦端承桩的影响更甚。
常用的清孔装置对于清理较大孔径的灌注桩孔或超深的灌注桩孔清孔效果下降;特别是在以卵砾石层为持力层的条件下,更难以将粒径较大的卵石或碎石清除干净。目前也有采用泵吸反循环装置进行清孔,但是泵吸反循环装置中砂石泵较笨重,机具密封性能要求高,设备在桩孔之间搬动安装不便,故障率相对较高,若连接部件一出现密封性能较差,就可能影响反循环清孔效果和时间,清孔工作效率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循环清孔装置,可弥补现有清孔装置的不足,以保证灌注桩孔的施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正循环清孔装置,包括立在灌注桩孔内的风管和导管,风管与地面上空压机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灌注桩孔孔口一侧设有泥浆池,泥浆池内设有泥浆泵,泥浆泵的出口经泥浆管与导管的上端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泥浆池与灌注桩孔孔口之间经泥浆沟连接。
前述装置中,所述灌注桩孔孔口设有钢护筒。
前述装置中,所述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灌注桩孔底部,风管的出风口设有喷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清理较大孔径的灌注桩孔或超深的灌注桩孔,可清理3米以上灌注桩孔。在对以卵砾石层为持力层的灌注桩孔进行清理时,可以将粒径较大的卵石或碎石清除干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便实用,在进行桩孔转移时移动方便,对连接部件的密封性要求不高,故障率低,工作效率稳定。本实用新型具有清孔清渣速度快、清渣彻底、影响深度深、转换迅速、经济便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灌注桩孔、2-风管、3-导管、4-空压机、5-泥浆池、6-泥浆泵、7-泥浆管、8-泥浆沟、9-钢护筒、10-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正循环清孔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立在灌注桩孔1内的风管2和导管3,风管2与地面上空压机4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灌注桩孔1孔口一侧设有泥浆池5,泥浆池5内设有泥浆泵6,泥浆泵6的出口经泥浆管7与导管3的上端连接。所述泥浆池5与灌注桩孔1孔口之间经泥浆沟8连接。所述灌注桩孔1孔口设有钢护筒9。所述风管2的出风口位于灌注桩孔1底部,风管2的出风口设有喷嘴10。
实施例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先在灌注桩孔1的孔口打入一个钢护筒9,以防孔口坍塌。然后在灌注桩孔一侧挖一个泥浆池5,泥浆池由普通烧结砖砌筑而成,池长3米,宽3米,高2米,池壁厚0.2米,池壁两侧抹水泥砂浆,底部做厚100mm的垫层。然后在泥浆池与灌注桩孔的孔口之间挖一条泥浆沟8,泥浆沟由普通烧结砖砌筑而成,沟宽0.5米,高0.3米,沟壁厚0.2米,池壁两侧抹水泥砂浆,底部做厚50mm的垫层。钢护筒与泥浆沟的连接处开一个缺口,以便泥浆可以通过泥浆沟流入泥浆池。然后在泥浆池内安装一个22KW泥浆泵6,在灌注桩孔内分别放置一根直径为150mm的钢管作为风管2和一根直径为300mm的钢管作为导管3。风管底部安装一个喷嘴10,风管顶部与空压机4的压缩空气出口连接。空压机采用10KW中风空压机。导管的顶部经泥浆管7与泥浆泵的出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清孔时,如图1所示,通过泥浆泵6将泥浆池5内的泥浆不断注入灌注桩孔1的孔底,然后启动空压机4,高压空气从风管2底部的喷嘴10高速喷出与泥浆混合,高压空气的冲击力使灌注桩孔底部的沉渣在泥浆中悬浮起来随着泥浆的液位在灌注桩孔内上升,从灌注桩孔的孔口溢出,通过泥浆沟流入泥浆池,在泥浆池中沉渣中的岩粒、砂粒被沉淀过滤后的泥浆又重新注入灌注桩孔内,反复循环直至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规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87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水井切割胶筒铣刀
- 下一篇:一种构成拼接板的企口型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