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于T梁湿接窄缝中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148.2 | 申请日: | 2013-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9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邱志峪;张家新;周建设;董家馨;刘光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300011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梁湿接窄缝中 横隔 施工 活动 吊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吊篮,更具体地说是应用在T梁湿接缝尺寸较小时的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
背景技术
公路桥一般设计T型梁较多,T型梁是在预制场预制之后运至桥梁现场进行安装,然后利用湿接缝将之连接成整体。在T梁连接时需焊接T接头横隔板,为此,施工人员需要从两片梁之间梁缝,即湿接缝中下到横隔板部位,在空中实施横隔板连接,其工作内容包括钢筋焊接、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等。
一般湿接缝设计宽度为60cm以上,人员作业平台宽度在50cm左右,常规吊篮可以十分方便地从湿接缝下放到相关部位,形成工人作业平台。但较特殊的工程,如桥梁加宽工程,湿接缝宽度一般较窄,当其宽度仅小于50cm时,作业平台十分难以通过,若从桥底兜拉,一则当桥位位于水中时难以实施,二则人员需反复往返于桥上桥下,实施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于T梁湿接窄缝中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以便能方便地从窄缝中穿过,并保证作业人员在空中的作业空间,使工人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及施工进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适于T梁湿接窄缝中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的结构特点是:设置吊篮是由呈水平的底部篮框和位于底部篮框的背部、可作为竖向爬梯的背部框架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背部框架的顶框为三角锥;所述三角锥的锥顶部设置为可吊挂在横担上的吊环,所述横担横置于T梁的顶面;设置所述底部篮框的高度小于湿接缝的宽度,以使底部篮框能够呈直立自T梁的顶面向湿接缝中下放。
本实用新型适于T梁湿接窄缝中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在所述背部框架上焊接有支撑钢管,所述支撑钢管是以支撑钢管两端的钢管底托顶紧在T梁的腹部。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直接在现场进行装配,无需与横隔板及湿接缝钢筋进行焊接,拆装方便,可重复使用。
2、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方便现场倒运。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在不同工程中尺寸变化时,吊篮宽度可以根据需要改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向湿接窄缝中下放的过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放入湿接窄缝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湿接窄缝的定位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横担;2底部篮框;3支撑钢管;4钢管底托;5三角锥;6背部框架;7为T梁;8湿接缝;9横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适于T梁湿接窄缝中横隔板施工的活动吊篮的结构形式是:设置吊篮是由呈水平的底部篮框2和位于底部篮框2的背部、可作为竖向爬梯的背部框架6构成的“L”形结构,所述背部框架6的顶框为三角锥;所述三角锥5的锥顶部设置为可吊挂在横担1上的吊环,所述横担1横置于T梁7的顶面;设置所述底部篮框2的高度小于湿接缝8的宽度,以使底部篮框2能够呈直立自T梁7的顶面向湿接缝8中下放。
具体实施中,在所述背部框架6上焊接有支撑钢管3,所述支撑钢管3是以支撑钢管两端的钢管底托4顶紧在T梁7的腹部,以使在空间上形成结构刚体,增加其稳定性;背部框架是以钢筋焊接,可作为钢筋爬梯使用,施工人员能够方便地通过背部框架上下;在底部篮框2中铺设竹胶板,以利于施工人员稳固站立。
本实用新型以竹胶板、钢筋、钢管为材质,具有一定的强度与刚度,不易变形;
施工中,如图2、图3和图4所示,在T梁的顶面,首先将底部篮框2向湿接缝中在放下,然后竖直下放到位,下放过程中可以在底部篮框2上设置牵引绳,用于临时稳定吊篮,待三角锥5下放到湿接窄缝位置后,将吊篮整体旋转90°,在吊篮位置摆正后,由横担1将吊篮吊挂在T梁7的顶面,作业人员通过背部框架6的爬梯进入底部篮框2,将钢管底托4旋出,使支撑钢管3通过钢管底托4牢牢地顶住T梁7的腹板。此时,整个吊篮在空间成结构刚体,形成稳定的空中作业平台,施工人员站立在底部篮框2中对横隔板9进行焊接施工,在每完成一道横隔板9的焊接、钢筋绑扎、立模、砼浇筑、拆模等工序后,施工人员需离开吊篮,并将活动吊篮移动到下一道横隔板所在位置,施工人员再次重新进入吊篮继续施工下一道横隔板,吊篮拆除的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顺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1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剪式千斤顶专用新型摇杆
- 下一篇:综合试验箱自动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