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蓝宝石晶体掏棒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201.9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9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东;杨宁;孙晓晓;黄小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元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5/00 | 分类号: | B28D5/00;B28D7/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37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蓝宝石 晶体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掏棒机的组成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蓝宝石晶体掏棒机构。
背景技术
蓝宝石晶体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耐高温性及电性能,因而被广泛用于光电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军工以及半导体照明等众多领域。
由于蓝宝石晶体硬度高、脆性大,对其进行机械加工异常困难,尤其是对于尺寸大于100mm的大尺寸蓝宝石晶体进行掏棒加工更加困难。
目前,对蓝宝石晶体通常采用摇臂钻床进行掏棒加工,这种方法由操作员人工控制进刀,操作简单,成本低。但在实际掏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1、出现冷却液不能大量到达掏棒部位,导致刀具切削晶体产生的大量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加工效率,温度过高甚至会导致晶体崩边开裂;2、人工控制刚性进刀,导致刀具切削存在较大的瞬间冲击力,由于蓝宝石材料脆性大,易造成蓝宝石晶体出现大尺寸的崩边和开裂;3、磨屑排屑效果差,导致磨屑粘附在刀具上严重影响刀具的切削性能,造成刀具使用寿命短、加工效率低。针对以上问题,部分厂家会采用数控加工设备代替摇臂钻床对蓝宝石晶体进行掏棒加工,但因数控加工设备价格昂贵,导致蓝宝石晶体掏棒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蓝宝石晶体掏棒机构,该掏棒机够能实现柔性进刀、快速冷却刀具,进而达到高效低成本加工的目的。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蓝宝石晶体掏棒机构,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柜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控制柜两端的气缸进给机构和转盘回转机构,控制柜底部连接有主轴,主轴下端带有随主轴同步运动的金刚砂套筒,所述气缸进给机构包括大气缸、固定板、托板、水平连接板,其中固定板固定设置于控制柜前侧端部,大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部端面上,托板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表面两侧的导轨上,大气缸的活塞推杆连接于所述托板上端,所述托板下端固定连接于一水平设置的连接板一端,连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回转机构包括小气缸、活塞杆、斜面推杆、固定架、转盘,其中固定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控制柜后侧端部,小气缸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端面上,小气缸的活塞杆下端连接于斜面推杆上,在固定架下部设有转盘,且所述转盘通过齿轮与主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外圆周上均布有若干转动爪,每个转动爪外侧端部均安装有轴承,斜面推杆下移过程中推动轴承滚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气缸进给机构采用大气缸提供金刚砂套筒切削晶体的柔性进给力,解决了传统人工控制进刀导致刀具对蓝宝石晶体产生刚性切削和瞬间冲击力,造成蓝宝石晶体大尺寸崩边和开裂的问题,可根据蓝宝石掏棒的实际情况,通过调节气缸内压强,进而调整套筒的进给力和进给速度,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成品率。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转盘回转机构可循环完成使金刚砂套筒在下移切削晶体的同时提供短暂上移的动作,在金刚砂套筒在短暂上移的过程中,冷却液可快速、充分到达掏棒部位,及时将切削产生的热量和磨屑带走,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掏棒机构结构紧凑,可代替数控加工设备,大大降低了蓝宝石晶体掏棒成本,适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包括控制柜1、大气缸2、固定板3、主轴4、托板5、连接板6、小气缸7、活塞杆8、斜面推杆9、固定架10、转盘11、转动爪12、轴承13、金刚砂套筒14等。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蓝宝石晶体掏棒机构,包括控制柜1及分别设置于所述控制柜1两端的气缸进给机构和转盘回转机构,控制柜1底部连接有主轴4,主轴4下端带有随主轴4同步运动的金刚砂套筒14,所述气缸进给机构包括大气缸2、固定板3、托板5、水平连接板6,其中固定板3固定设置于控制柜1前侧端部,大气缸2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的顶部端面上,托板5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表面两侧的导轨上,大气缸2的活塞推杆连接于所述托板5上端,所述托板5下端固定连接于一水平设置的连接板6一端,连接板6另一端固定连接于主轴4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元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元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