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压接轴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424.5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轴承 | ||
1.一种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上料装置(10)、轴承上料装置(20)和轴承压入装置(30);
所述的轴承压入装置(30)包括直线驱动机构(32)和用于托撑待装配转子(50)两端转子转轴(51)的托架(31),所述的托架(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承压接座(33)且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直线驱动机构(32)驱动轴承压接座(33)朝向托架(31)移动;
所述的轴承上料装置(20)将待装配轴承(60)传输至轴承压接座(33),所述的转子上料装置(10)将待装配转子(50)传输至托架(3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上料装置(20)包括支撑台(21)和用于串接待装配轴承(60)的直杆(23),所述的直杆(23)沿竖直方向布置且位于支撑台(21)的上方,直杆(23)的底端和支撑台(21)之间设有间隙,该间隙高度不小于待装配轴承(60)轴向宽度,位于直杆(23)一侧的支撑台(21)上设有用于储置待装配轴承(60)的导向槽(24),所述的导向槽(24)的槽底呈倾斜向下布置,槽底高度低于支撑台(21)所在高度,所述的导向槽(24)低端的连接轴承压接座(33),位于直杆(23)另一侧的支撑台(21)上设有用于推动待装配轴承(60)朝向导向槽(24)一侧移动的推动机构(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子上料装置(10)包括移动机构(11)和用于夹持待转配转子(50)的气爪(12),所述的气爪(12)固定在移动机构(11)上,移动机构(11)驱动气爪(12)抓取待装配转子(50)放置在托架(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压入装置(30)的旁侧设有待装配转子(50)的自动进给机构(40),所述的自动进给机构(40)包括两组分别位于待装配转子(50)的两侧且平行布置的导轨(41),所述的导轨(41)包括两级滑道(42),每一级滑道(42)上均设有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斜面(421),该斜面(421)向下倾斜布置,其中前一级滑道(42a)的斜面(421)低端连接后一级滑道(42b)的斜面(421)高端,相邻的两级滑道(42)之间构成限位台(43),所述的滑道(42a)的旁侧设有用于提升待装配转子(50)的升降机构(44),该升降机构(44)的升程距离大于限位台(43)的高度,所述的导轨(41)的前一级滑道(42a)连接前一工序,后一级滑道(42b)位于托架(31)的旁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31)固定在滑板(35)上,滑板(35)的下方设有滑轨(36),该滑轨(36)位于托架(31)和轴承压接座(33)的连线上,托架(31)其一侧的轴承压接座(33a)连接直线驱动机构(32),该轴承压接座(33a)固定在滑轨(36)上,所述的滑板(35)、轴承压接座(33a)均与滑轨(36)构成滑动配合,所述的直线驱动机构(32)为电缸,电缸的输出端连接轴承压接座(33a),推动机构(32)和托架(31)之间设有回位气缸(34),该回位气缸(34)的一端固定在托架(31)上,另一端固定在电缸缸体的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机构(11)包括水平移动单元(111)、升降单元(112)和龙门支架(13),所述的龙门支架(13)横跨在托架(31)的两侧,水平移动单元(111)固定在龙门支架(13)上,升降单元(112)固定在水平移动单元(111),气爪(12)固定在升降单元(1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压接轴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进给机构(40)的导轨(41)位于托架(31)的一侧,托架(31)的另一侧设有出料机构(70),所述的出料机构(70)包括两组平行布置的出料导轨(71),该两组出料导轨(71)分别支撑已装配转子(80)两侧转子转轴,所述的出料导轨(71)上设有自上而下布置的出料斜面,且出料导轨(71)的高端位于靠近托架(31)的一侧,其低端连接下一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4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式计算机用集成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表贴式发光二极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