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暖系统管道杂质沉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59642.9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元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元锋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罗文远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暖 系统 管道 杂质 沉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暖系统管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供暖系统管道杂质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供暖管网内部因季节性停暖、施工、水质、氧腐蚀等原因,会在管道内部产生渣锈、泥沙、水垢等颗粒物,运行期间随着系统循环会进入循环水泵、锅炉、换热器、户内管道等设施内部,造成损坏水泵叶轮、锅炉水管堵塞、换热器及户内供暖设施流道堵塞等运行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供暖系统管道杂质沉降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回水母线、加粗管、第二回水母线、杂质导流板、重力沉降罐、排污装置,所述的加粗管固定在第一回水母线和第二回水母线之间,所述的加粗管的内部安装弧形的杂质导流板,杂质导流板下方开沉降口,设置垂直的重力沉降罐,重力沉降罐的底部设有排污装置。
上述的加粗管的管径为进出口处管径的1.5—2倍,加粗管的水平长度为其自身管径的2—3倍。
上述的杂质导流板安装处的剩余流通面积不小于进出口的截面积。
上述的排污装置上设有排污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原有回水母管进入循环水泵之前任意一处增设加粗管段,人为设置一段杂质减速沉降区,达到液体流速降低的效果,使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流板阻挡、收集后自然沉降并最终通过排污装置将杂质排除;适用于输送各类含杂质液体的输送管道。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第一回水母线1、加粗管2、第二回水母线3、杂质导流板4、重力沉降罐5、排污装置6、排污阀门7。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回水母线1、加粗管2、第二回水母线3、杂质导流板4、重力沉降罐5、排污装置6,所述的加粗管2固定在第一回水母线1和第二回水母线3之间,所述的加粗管2的内部安装弧形的杂质导流板4,杂质导流板4下方开沉降口,设置垂直的重力沉降罐5,重力沉降罐5的底部设有排污装置6,排污装置6上设有排污阀门7,便于排污操作。
其中,加粗管2的管径为进出口处管径的1.5—2倍,以达到增大容积、降低流速的沉降目的;加粗管2的水平长度为其自身管径的2—3倍,尺寸过小则减速效果差,不利于杂质沉降;反之会使容水量过大,破坏局部支架设计参数。
另外,杂质导流板4安装处的剩余流通面积不小于进出口的截面积,以保证原系统的设计流通参数。
沉降罐的大小可根据排污频次决定,排污频次密集可以直接采取直管段方式连接至地平面,反之则应加大容积,可延长排污间隔时间、减少排污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原有回水管线内部的液体进入本实用新型的加粗管2后,因加粗管2内部容积增大,使液体流速骤降,液体在管道内冲刷夹带的颗粒状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然沉降;杂质导流板起到了杂质的引导、收集作用;通过对底部沉降罐的及时排污,可随时清除内部沉积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元锋,未经徐元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596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