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0149.9 | 申请日: | 2013-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0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魏峰;丁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福镁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邬玥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管材 挤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使用热挤压方式制备镁合金双层管的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镁合金管材在生产和应用上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由于其密排六方结构,镁合金热变形的温度区间和速率范围相对较窄,导致其生产效率较低;二是镁合金的力学性能不是很高,尤其是屈服和抗拉强度,限制了镁合金管材的广泛应用。
针对以上两方面问题,如果采用快速/高温的成形工艺,固然可提高生产效率,但其成品率和力学性能存在着较大损失;如果通过增加管材壁厚的方式提高载荷承受能力,必然会增加其重量,与其质轻的特点相悖,尤其是有些产品在其使役过程中壁厚不能太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以达到有效增强镁合金管材承受外加载荷能力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双层管材挤压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设有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第二进料口的外围,第一进料口和第二进料口之间设有多个成型柱,第二模具设有成型孔。
其有益效果为:镁合金原料通过第一进料口形成镁合金管材的外壁,镁合金原料通过第二进料口形成镁合金管材的内壁,镁合金管材通过多个成型柱,形成多个通孔,镁合金原料再通过第二模具的成型孔形成镁合金管材外部的形状,这样形成的镁合金管材具有内壁、外壁和通孔,为双层镁合金管材,双层可以增强镁合金管材承受外加载荷能力,而通孔可以减轻镁合金管材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设有凸止口,第二模具设有凹止口,凸止口与凹止口相配合。
其有益效果为:将第一模具的凸止口卡设在第二模具的凹止口中,从而将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配合起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分流桥,第二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二分流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模具还设有焊合室和出料口,焊合室位于凹止口和成型孔之间,出料口与成型孔相邻。
其有益效果为:被第一分流桥和第二分流桥分割开的镁合金管材在焊合室融合,在成型孔形成外部形状后,最后再由出料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设有第一定位销孔,第二模具上设有第二定位销孔,第一定位销孔为盲孔,第二定位销孔为通孔,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通过定位销连接,定位销穿过第一定位销孔和第二定位销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进料口的口径大于第二进料口的口径。
其有益效果为:为了分配镁合金原料的流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成型柱位于第一模具设有凸止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模具设有吊环孔。
其有益效果为: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通过定位销固定好后,再通过第一模具上的吊环孔固定在机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二模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的组配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双层管材挤压模具一实施方式挤压出来的双层管材。
实用新型内容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模具1和第二模具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福镁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福镁轻合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01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执行纹理采样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