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281.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俞革新;李衡权;苏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5 | 分类号: | F24J2/05;F24J2/24;F24J2/46;F24J2/48;F24J2/5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26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尤其是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2538235A的专利申请公开的“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相似,包括透明面板、吸热板、底板、边框、设置在吸热板与底板之间的进液管和出液管及与进液管和出液管相连通的吸热管,所述底板为双层真空金属板,所述底板包括内底板、外底板及由内底板和外底板之间构成的真空腔室,所述内底板与外底板的周边之间密封焊接。采用双层真空金属板的底板,减小集热器热能损失,通过保温效果和太阳能的利用率。利用面板与底板之间充惰性气体形成保温层,不仅避免保温棉散发到玻璃面板内,而且可降低集热器的散热率。虽然现有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保温效果,仍然存在热损失,保温效果不佳。
又如公开号为CN102200352A专利申请,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热交换体和腔室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热交换体包括一根进液总管和一根出液总管,它们至少由两根吸热管将它们沟通;一块吸热板与各吸热管的吸热面紧密接触;所述的腔室为真空室,太阳能热交换体置于真空室中;真空室由面板、底板及沿它们周边的金属框组成,面板为玻璃,底板为玻璃或金属板,所述的玻璃周边是粘为一体的金属带,所述的密封是通过面板和底板周边金属材料的焊接;面板与底板之间设有定位支架和支撑体组成的定位装置;支撑体由定位支架固定,支撑体穿过与吸热板中的对应孔支撑于面板与底板之间。该申请虽然对保温效果以一定的提高作用,但是,结构复杂,集热器厚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保温效果好、厚度薄的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部的吸热板和吸热管,所述吸热管位于吸热板下部,所述吸热管为扁铜管、并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外壳由透明面板和底板组成,所述透明面板和底板的边缘密封连接、中间部位由支撑组件支撑,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穿过底板延伸到外壳以外、与底板之间密封连接,所述外壳内部为真空状态。
优选地,所述吸热管由吸热管支架支撑,所述吸热管支架位于底板与吸热管之间。
优选地,所述透明面板为低铁钢化玻璃,所述吸热板为镀膜铝板。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由相互配合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构成,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底板和吸热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吸热板与透明面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柱为PI(聚酰亚胺)柱或玻璃柱,所述为第二支撑柱玻璃柱。
优选地,所述外壳边缘设置有护边和护角。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一方面,直接将外壳内部抽真空,杜绝吸热管的热量向外传导,减小热量的损失,做到最大程度的保温,解决了保温效果差的弊病,保温效果成倍提高。同时,与现有的真空平板集热器相比,简化了外壳的结构;另一方面,将吸热管采用为扁铜管;大大减小了平板集热器的厚度,总厚度减少3/4,从80mm减到20mm。另外结构的简化也使所述平板集热器的重量得到了大幅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平板集热器的重量与现有平板集热器总重量相比减少了1/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全真空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透明面板,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吸热板,5-出水口,6-扣紧螺母,7-平垫圈,8-密封圈,9-吸热管支架,10-底板,11-进水口,12-支撑组件,13-吸热管,14-护边,15-护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2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