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柱负荷上提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308.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峰;张北彦;路运胜;魏东平;柴鑫;曹春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00 | 分类号: | E21B19/00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马长娇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负荷 上提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抽油机井施工作业中,当抽油机井杆柱卡死的解卡施工时所用的杆柱负荷上提器。
背景技术
在采油生产中,遇到卡泵即活塞卡死在泵筒内或蜡卡的现象屡次发生,处理的方法一种是保护抽油杆性能的倒扣处理,起出的杆柱可以再次使用,另一种是破坏性质的高悬重大力上提或管杆同起即每起一根油管露出的杆用钢锯锯断,此种方法起出的杆柱不能继续使用。实施大力上提杆柱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抽油杆吊卡,另一种是在杆柱上打上方卡子用油管吊卡来处理,如遇到杆柱卡死严重的情况,在大力上提过程中,抽油杆吊卡易损坏,方卡子容易掳或杆体拔断时断头随方卡子飞出等不安全隐患。而在杆柱倒扣无果的情况下,大力上提杆柱就成为唯一的简便处理方法,且在施工过程中就给施工带来了不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解卡施工中产生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杆柱负荷上提器,该上提器既避免了抽油杆吊卡的损坏,又能有效防止杆体拔断时断头随方卡子飞出而发生安全事故,保障作业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杆柱负荷上提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上端与上压帽连接,筒体孔内置有弹簧、牙块及压环,所述压环置于上压帽与筒体内轴肩之间,所述弹簧的下端面与牙块接触,上端由压环定位。
所述的牙块与筒体内壁锥面配合;所述筒体的外壁套装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述的杆柱负荷上提器,在处理杆柱遇卡过程中利用油管吊卡的上提力促使牙块与杆体咬合,提高了承重负荷,能较好的实现杆柱解卡;当上提过程中井内某处杆体拔断,杆柱负荷上提器在油管吊卡内无法窜出,这既避免了抽油杆吊卡的损坏,又防止了方卡子容易掳飞伤人的问题,施工安全问题得到了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压帽,2-压环,3-护套,4-筒体,5-弹簧,6-牙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杆柱负荷上提器,包括筒体4、上压帽1、弹簧5、牙块6及压环2,所述筒体4的上端与上压帽1螺纹连接,筒体4孔内置有弹簧5、牙块6及压环2,所述压环2置于上压帽1与筒体4内轴肩之间,所述弹簧5的下端面与牙块6接触,上端由压环2定位。
所述的牙块6与筒体4内壁锥面配合,用于实现在弹簧作用下使牙块内6径小于杆体直径,用于上提过程中牙块卡紧在杆体上。
所述筒体4为分体式,组合后外壁套装护套3,起到防止上部分的卡紧杆体机构在高悬重下变形致使牙块内径大于杆体直径。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将分体式的筒体4扣合在在杆体任意位置,再将牙块6、弹簧5、压环2依次装入筒体4与杆体的环腔内、筒体4外护套3,然后上压帽1套入杆体与筒体4螺纹连接上紧,油管吊卡在筒体4的轴颈处扣合并固定好吊卡销子,在上提过程中,牙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始终处在咬紧杆体的状态来实现高悬重上提杆柱;在上提过程中,如杆体在某处断,杆柱负荷上提器在油管吊卡中无法窜出,有效的避免了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3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井下清防蜡装置
- 下一篇:稠油热采井用注采一体式自动切换生产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