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高压室异常气体检测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842.8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5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吕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矿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贝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颜伟 |
地址: | 114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压 异常 气体 检测 预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所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高压室异常气体检测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所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会产生许多异味气体,这些异味气体的出现说明变电所的运行已经不正常了。在长期的生产实际中,已经发现,变电所主要有四类异味气体:电力电缆燃烧、绝缘板燃烧、动物烧焦、拉弧放电产生的气体。
电力电缆主要含硫和氯,如果燃烧了,主要燃烧气体的成分是HCl;
动物烧焦的成分有碳氢化合物、硫化物等,主要是SO2;
绝缘板不完全燃烧主要燃烧气体的成分是CO;
电力放电拉弧主要是空气电离,所产生的气体臭氧。
为了保障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必须针对上述变电所主要异味气体,采用综合异味接收装置,该装置应该可以分别检测HCl 、SO2、CO、臭氧气体,并且在变电所室内按照一定的平面面积内(例如每15平方米)放置一组综合异味接收装置,组成多通道气体检测预警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高压室异常气体检测预警系统,适用于变电所或其它电气室等装有电气元件的场所,装置能够对现场散发的异常气味进行监测,分辩率应该为0.1ppM,解决供电系统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如设备故障放电、鼠害引起的放电等)发出的异常气体的提前预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高压室异常气体检测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微型处理器,分别与此微型处理器相连接的I/O接口、液晶显示屏及、键盘、模数转换器,与此模数转换器相连接的采样保持及多路通道切换开关,与此采样保持及多路通道切换开关相连接的流压转换电路,分别与此流压转换电路相连接的HCl气体传感器、SO2气体传感器、CO气体传感器、臭氧气体传感器所组成。
所述的微型处理器为8位单片机W77E58作为核心CPU。
所述的液晶显示屏为大屏幕汉字显示液晶屏,所述的键盘为74LS138译码器键盘。
所述的I/O接口为RS—485I/O接口,所述的流压转换电路将0—20mA的电流信号转换为0--5V的电压信号。
所述的模数转换器为快速12bit A/D转换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基于高压室异常气体检测预警系统,分别检测四类异味气体,电力电缆燃烧、绝缘板燃烧、动物烧焦、拉弧放电产生的HCL 、SO2、CO、臭氧气体的浓度,将浓度转换为0-20ma标准信号,分辩率为0.1ppM。
在变电所室内平均10-20平方米面积内放置一组综合异味接收装置,组成多通道气体检测预警系统。适用于变电所或其它电气室等装有电气元件的场所,装置能够对现场散发的异常气味进行监测,解决供电系统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如设备故障放电、鼠害引起的放电等)发出的异常气体的提前预警。它为值班人员赢得的处理事故的时间,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事态的扩大化,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解决了供电系统由于没有传感监测设备,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从而延误了处置时间。采用了设置多通道各种气体浓度报警上限,并对其进行监视,超过此值时进行越限报警。其具有数据采集,检测量数字显示,曲线显示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每个回路可单独设置上下限,当检测值超过此值时报警。本装置有“检测量数字显示”,可以实时的显示每个回路采集的数据等;系统具有日期,时钟显示,用户可对其进行实时修正;本装置配有RS—485接口,按标准通讯规约可将采集信息传至上位机,供系统集中监控。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多种异味接收器将采集的模拟信号传送给采样保持器,进行信号保持和调理。
经过调理的信号经过多路通道切换开关送到模/数转换器(12bit)进行模数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为微处理器能够识别的数字信号。
转换过来的数字信号通过微处理器(W77E58)放到数据存储器中存储。
液晶显示控制器把存储器中的实时的数据显示出来。
数据也可以通过RS—485I/O接口传至上位机,供系统集中监控用。
通过键盘74LS573对微处理器进行控制。
超出报警上限时,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进行预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矿业公司,未经鞍钢集团矿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8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