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火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1895.X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3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明 |
主分类号: | F23D14/00 | 分类号: | F23D14/00;F2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燃烧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旋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灶具所使用的气体或液体燃料旋风燃烧器普遍采用的是底部密封燃烧室,其工作原理是:当底部密封燃烧室中的燃料被点燃后,由于燃烧室的外壁设置有斜向小孔,利用鼓风机的作用可形成旋风,旋风助燃使燃料产生旋转燃烧,由此达到完全燃烧的效果,并且,燃料发生旋转燃烧时火焰不分散,可以充分聚集热量,达到集中火力加热厨具,从而提高热效率的效果,但是,传统的燃烧器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应用到鼓风机,当停电时则不能进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旋火燃烧器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旋火燃烧器,不仅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廉,而且可以不需要利用电源即可实现旋转火焰强力助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火燃烧器,包括燃烧室、斜向管孔和燃料入口,其中,燃烧室采用的是上下贯通的管腔,管壁上中间分层设置有同为偏左或偏右的斜向管孔,在燃烧室的外壁还设置有将斜向管孔密封在内的环形腔,环形腔的一侧设置有燃料入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的上方分层和下方分层分别设置有斜向管孔,使旋火燃烧器工作时,能从环形腔上下的管壁上进入更多空气,达到进一步助燃目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斜向管孔的横截面为圆形,孔径为0.4至5毫米。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斜向管孔的横截面可以为椭圆形或者多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斜向管孔的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仰角,仰角角度范围为-10°至30°,将斜向管孔轴心线与燃烧室管壁外表面的交点定义为点A,斜向管孔的轴心线与经过点A和燃烧室轴心线所在竖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偏角,偏角的角度范围为-60°至6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斜向管孔偏转角度一致且均匀分布。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室内顶部固定有一个短分火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短分火圈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传统旋火燃烧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旋火燃烧器结构简单生产方便,而且使用时可以不依靠鼓风机助燃,非常方便的利用旋火燃烧过程中形成的负压引风实现燃料完全燃烧,提高了热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D-D剖视图。
图3是图1的E-E剖视图。
图4是仰角与偏角的理解示意图。
图中标记:1-燃烧室,2-环形腔,3-斜向管孔,4-燃料入口,5-仰角,6-偏角,7-短分火圈。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一种旋火燃烧器,包括燃烧室1、环形腔2、斜向管孔3和燃料入口4,其中,燃烧室1采用的是上下贯通的管腔,管壁上中间分层设置有斜向管孔3,在燃烧室1的外壁还设置有将斜向管孔3密封在内的环形腔2,环形腔2的一侧设置有燃料入口4,本实用新型的环形腔2与燃烧室1接触部位的上方分层和下方分层分别设置有斜向管孔3,当斜向管孔3的偏转方向一致且均匀分布时,旋火燃烧的效果更佳。本实用新型燃烧室1的横截面为圆形,斜向管孔3的横截面也为圆形,斜向管孔3的孔径为0.4至5毫米,斜向管孔3的仰角5角度为-10°至30°,斜向管孔3的偏角6角度为-60°至60°。在燃烧室内顶部设置一个截面为圆形或者正多边形的短分火圈7,能够将一部分旋转向外的火焰强行分到短分火圈内,能够使火焰分布的更加均匀。
在使用燃气进行燃烧加热过程中,环形腔2起到了燃气分配室的作用,燃气通过燃料入口4进入环形腔2,然后再通过环形腔2内的斜向管孔3喷出,点燃形成旋转向上的火焰,在旋转火焰形成的负压作用以及通过下层斜向管孔3进入的冷空气形成温差效应共同作用下,燃烧室1下部的空气可以快速旋转进入燃烧室1形成强力助燃,让旋转火焰冲出燃烧室1的顶部,燃烧加热放置在上方的灶具,并且,当旋转火焰冲过燃烧室1上的上层的斜向管孔3时,由于高速流体的负压作用将周围空气吸入燃烧室1发生进一步助燃,达到了将燃料完全燃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明,未经周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1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炉灶防火板结构
- 下一篇:斜插式两级微油气化燃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