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基片在移动过程中起皱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401.X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1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杨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H01M4/04;B05C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金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297 | 代理人: | 胡清方;彭友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移动 过程 起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基片在移动过程中起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合格率要求越来越高。
电极极片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其中,涂布涂布是生产电池极片的一个重要工序,涂布涂布过程是整个锂电池制造的瓶颈环节,涂布过程的质量监控尤为重要。
在极片涂布过程中,极片经常发生褶皱的现象,严重降低了电池极片的生产质量,甚至使得极片在后续生产锂电池的过程中无法使用。目前防皱的方法多采用纵向调节辊,对基片进行调节,这种调节只能起到粗调的作用,并不能对基片进行精确调节(微调),基片起皱现象还是存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对基片进行精确调节的防止基片在移动过程中起皱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基片在移动过程中起皱的装置,包括压力感应辊和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辊一侧的纵向调节辊,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和第二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和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并将感应到的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端压力数据调节所述纵向调节辊的松紧,使基片在所述纵向调节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和等于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和,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辊另一侧的横向调节辊,所述横向调节辊的两端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一支撑点上,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基片对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差,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在水平方向上驱动所述支架运动,使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基本相等。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纵向调节辊的两端设有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上远离两端的位置上设有一支点。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横向调节辊、所述纵向调节辊和所述压力感应辊是凸度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驱动装置是电动缸、液压缸或气动缸。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止基片在移动过程中起皱的装置,包括压力感应辊和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辊一侧的纵向调节辊,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压力感应器和第二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器和所述第二压力感应器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并将感应到的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接收到的两端压力数据调节所述纵向调节辊的松紧,使基片在所述纵向调节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和等于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和,其特征在于: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压力感应辊连接,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基片对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之差,输出一个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信号,在水平方向上驱动所述压力感应辊运动,使基片在所述压力感应辊的两端产生的压力基本相等。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辊另一侧的横向调节辊,所述横向调节辊的两端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一支撑点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纵向调节辊的两端设有支撑件,在所述支撑件上远离两端的位置上设有一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宇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