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灯泡贯流机组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2894.7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范远明;杨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 |
代理公司: | 韶关市雷门专利事务所 44226 | 代理人: | 周胜明 |
地址: | 512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泡 机组 轮毂 桨叶 操作 缸动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轮机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用于所有灯泡贯流机组桨叶操作的灯泡贯流机组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装置,它是转桨式水轮机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泡贯流式水轮机,桨叶操作结构形式主要有活塞式和缸动式两种。采用缸动式结构,轮毂体内为低压轮毂油,对桨叶密封有利,所以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灯泡贯流机组优先采用缸动式结构。但如果轮毂体比较小,内部空间较小,采用缸动式在结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装配比较困难,所以小轮毂体的桨叶操作形式还是以采用活塞式为主。对于活塞式结构,轮毂体内为高压操作油,这样增加了桨叶密封的难度,即使采用了有效的密封形式,桨叶密封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桨叶密封失效后桨叶漏油,会对河流及环境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对桨叶操作结构的优化设计,实现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结构,有效地实现结构和性能优化的灯泡贯流机组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灯泡贯流机组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装置,位于轮毂体内的桨叶操作系统具有接力器缸、活塞、连板和转臂,桨叶与枢轴为整体结构,转臂通过卡环固定在桨叶的枢轴上。
在所述接力器缸和轮毂体的导向槽间设有防止接力器缸转动的导向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油压的操作油保持在接力器缸内,接力器缸与轮毂体之间有很好的密封,轮毂体内为低压轮毂油,有效动解决了桨叶密封困难的问题。同时接力器缸与活塞之间采用复合材料的组合密封圈型式,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有效减少两腔漏油;它适用于所有灯泡贯流机组桨叶操作,同时也可以推广到轴伸贯流机组和轴流转桨式机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力器缸,2-活塞,3-导向键,4-连板,5-转臂,6-轮毂体,
7-卡环,8-桨叶,9-泄水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灯泡贯流机组小轮毂体桨叶操作缸动式装置,位于轮毂体6内的桨叶操作系统具有接力器缸1、活塞2、连板4和转臂5,桨叶8与枢轴为整体结构,转臂5通过卡环7固定在桨叶8的枢轴上。
实际运行时,活塞2固定不动,来自受油器开腔的压力油进入接力器缸1下腔,接力器上腔回油,接力器缸1向下运动,带动连板4、转臂5操作桨叶8开启;来自受油器关腔的压力油进入接力器缸1上腔,接力器下腔回油,接力器缸1向上运动,带动连板4、转臂5操作桨叶8关闭。同时接力器缸1和轮毂体6的导向槽间设有两个可防止接力器缸1转动的导向键3。为了使接力器缸1和活塞2足够大,能操作桨叶8的开和关,在保持轮毂体6外径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泄水锥9流道的外径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高油压的操作油保持在接力器缸内,接力器缸与轮毂体之间有很好的密封,轮毂体内为低压轮毂油,有效动解决了桨叶密封困难的问题。同时接力器缸与活塞之间采用复合材料的组合密封圈型式,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有效减少两腔漏油;它适用于所有灯泡贯流机组桨叶操作,同时也可以推广到轴伸贯流机组和轴流转桨式机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鸿源众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2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动液压千斤顶用过渡板及气动液压千斤顶
- 下一篇:多槽变径双摩擦卷筒绞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