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缓冲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070.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8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魏素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缓冲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缓冲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高层建筑有许多优势,如可有效增加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展现城市风貌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发生火灾等灾害时人们不易逃生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人们研究了许多逃生器具,主要目的是使人们尽快离开火灾现场,以维持生命安全,但是,当火势无法控制,人们不能通过正常的消防通道逃生时,往往从窗户进行逃生,从窗户逃生人们最多使用的逃生工具是消防绳,然而利用消防绳逃生不安全,原因是:消防绳逃生需要足够的精力和耐力,尤其楼层比较高时,会导致因精力或耐力不支自由落体而摔下,当然为了解决消防绳的弊端也出现了一些逃生装置,但大部分逃生装置都没有自动缓冲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了现有一些逃生装置无自动缓冲功能,导致人员伤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缓冲逃生装置,包括钢丝绳、定滑轮组、一端封闭一端有穿孔的筒形壳体,活塞和充气垫,钢丝绳一端连接充气垫,一端绕过定滑轮组,穿过筒形壳体的穿孔和置于筒形壳体中的活塞相连接,还包括自动缓冲装置。
上述自动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垫底部的距离检测模块,电机、控制器,设置在筒形壳体外表面的电源和设置在筒形壳体有穿孔一端外表面的两个半环形金属片,电源分别与电机和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电机和距离检测模块电联接,电机和一半环形金属片通过齿轮联接,所述两个半环形金属片设置在所述穿孔的边缘,且彼此相对。
上述距离检测模块和控制器通过无线电连接。
上述定滑轮组包括联接该定滑轮组中的各个定滑轮的壳体。
上述充气垫中设置有安全带和安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自动缓冲的逃生装置,包括钢丝绳、定滑轮组、一端封闭一端有穿孔的筒形壳体,活塞和充气垫,钢丝绳一端连接充气垫,一端绕过定滑轮组,穿过筒形壳体的穿孔和置于筒形壳体中的活塞相连接,还包括自动缓冲装置,解决了现有一些逃生装置无自动缓冲功能,导致人员伤亡的问题,这种具有自动缓冲的逃生装置使用方便,可探测距离地面的距离,到达警戒距离段时,自动启动缓冲装置,使人们安全逃生,给快速逃生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自动缓冲逃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筒形壳体有穿孔一端的俯视图。
图中:1、筒形壳体;2、活塞;3、钢丝绳;4、定滑轮组;5、充气垫;6、穿孔;7、距离检测模块;8、电机;9、控制器;10、电源;11、半环形金属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缓冲逃生装置,包括钢丝绳3、定滑轮组4、一端封闭一端有穿孔的筒形壳体1,活塞2和充气垫5,钢丝绳3一端连接充气垫5,一端绕过定滑轮组4,穿过筒形壳体1的穿孔6和置于筒形壳体1中的活塞2相连接,还包括自动缓冲装置。
上述自动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充气垫5底部的距离检测模块7,电机8、控制器9,设置在筒形壳体1外表面的电源10和设置在筒形壳体1有穿孔6一端外表面的两个半环形金属片11,电源10分别与电机8和控制器9连接,控制器9分别与电机8和距离检测模块7电联接,电机8和一半环形金属片11通过齿轮联接,所述两个半环形金属片11设置在所述穿孔6的边缘,且彼此相对。
上述距离检测模块7和控制器9通过无线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大盛消防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筛网清料装置及其清料器
- 下一篇:一种口腔积液引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