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心电图胸导联吸球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632.2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邢花妮;管爱静;江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于涛 |
地址: | 264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图 胸导联吸球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胸导联吸球电极。
背景技术
心电图检查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份及时、完整、清晰的心电图有助于临床医师的分析和判断。临床上金属平板电极是测量心电图时常用的一种肢体电极,它是一块镍银合金或铜质镀银制成的凹形金属板,这种电极简单,但其抗腐蚀性能、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差,在微电流通过时容易产生极化,而且电位不稳定和电位随时间漂移严重、信号失真 ;胸导联采用的是吸附电极,其是由一个空心的金属圆筒电极,引线接线柱装在金属圆筒上,再加一个弹性吸球套在圆筒的顶上,操作时,把导电膏涂在电极的接触面上,挤压吸球,再把电极放置胸壁上,借助其吸力附于胸壁,由于在吸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吸附电极脱落现象,特别是瘦弱、皮肤松弛、烦躁的病人,为了记录一份完整的心电图,往往需要借助于病人家属或其他医护人员的帮助,费时费力,易給病人造成仪器失灵的错觉,延误正确诊断的时间,是产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并且,吸附电极使用时间稍长,橡胶易产生老化现象,造成吸球负压不够,而且插口处会发生衔接不紧,发生吸球遗失,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吸球脱落的心电图胸导联吸球电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吸球电极,包括弹性吸球、金属圆筒电极和接线柱,弹性吸球下端设有弹性连接套,金属圆筒电极下端设有碗状吸盘,接线柱装在金属圆筒电极上,弹性吸球下端的弹性连接套套在金属圆筒电极的金属圆筒上,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套上套有紧固环,紧固环经定位片与接线柱固定连接,达到紧固定位的作用,防止吸球脱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吸球脱落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弹性吸球1、金属圆筒电极2、接线柱3、弹性连接套4、吸盘5、紧固环6、定位片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心电图胸导联吸球电极,包括弹性吸球1、金属圆筒电极2和接线柱3,弹性吸球1下端设有弹性连接套4,金属圆筒电极2下端设有碗状吸盘5,接线柱3装在金属圆筒电极2上,弹性吸球1下端的弹性连接套4套在金属圆筒电极2的金属圆筒上,其特征在于弹性连接套4上套有紧固环6,紧固环6经定位片7与接线柱3固定连接,以达到紧固定位的作用,防止吸球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手捏弹性吸球1,将金属圆筒电极下端的碗状吸盘涂抹导电膏,把导电膏涂在电极的接触面上,挤压吸球,再把电极放置胸部,借助其吸力附于胸壁,在长时间使用后,若吸附电极使用时间稍长,橡胶产生老化现象,不会发生吸球遗失,造成资源浪费现象。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避免吸球脱落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未经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6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