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页机胶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3765.X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费咏建;王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5/30 | 分类号: | B65H4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2153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页 机胶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页机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页机胶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折页机在对纸张进行折页时,折页区域容易出现爆色的现象,即纸张表面着色破裂。这样,将会影响纸张的油墨色泽和光洁度等,使折页纸张的折页区域不够完整,有瑕疵。特别地,对黑色说明书进行折页时,更容易出现爆色问题。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页机胶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折页机对纸张进行折页时容易出现的爆色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页机胶辊装置,包括支架和架设于支架上的上辊轴、下辊轴,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分别套设有胶轮;其中,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中其中一个还套设有第一压线轮,所述第一压线轮包括辊轮和压线刀,所述压线刀为沿辊轮外表面设置的连续突起,所述突起位于辊轮直径最大的圆周上;所述上辊轴和下辊轴中其中另外一个还套设有第二压线轮,所述第二压线轮为辊轮;所述第一压线轮和第二压线轮上、下方向对应设置。
其中,与纸张接触的所述压线刀的表面为圆弧形。
其中,所述辊轮的形状为象棋形。
其中,所述辊轮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压线刀设于第一压线轮的中间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折页机胶辊装置的辊轴上增加压线轮的设计。折页机进行折页作业前,第一、第二压线轮沿纸张前进的方向压出一条纵向压痕线,将纸张折页区域的表面着色层压紧。这样,折页机先对纸张进行预压,着色层不松散,然后再经过折页作业,纸张就不会出现爆色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压线轮安装在上辊轴时折页机胶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压线轮安装在下辊轴时折页机胶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压线轮的左视图。
其中:1:第一压线轮;11:压线刀;12:辊轮;2:第二压线轮;3:支架;4:下辊轴;5:上辊轴;6: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所示,折页机胶辊装置包括支架3和架设于支架3上的上辊轴5、下辊轴4,上辊轴5和下辊轴4分别套设有胶轮。其中,上辊轴5还套设有第一压线轮1,第一压线轮1包括辊轮12和压线刀11,压线刀11为设于辊轮12外表面设置的连续突起,突起位于辊轮12直径最大的圆周上。下辊轴4套设有第二压线轮2,第二压线轮2为辊轮12。第一压线轮1和第二压线轮2对应设置。
如图2所示,折页机胶辊装置包括支架3和架设于支架3上的上辊轴5、下辊轴4,上辊轴5和下辊轴4分别套设有胶轮。其中,下辊轴4还套设有第一压线轮1,包括辊轮12和压线刀11,压线刀11为设于辊轮12外表面设置的连续突起,突起位于辊轮12直径最大的圆周上。上辊轴5套设有第二压线轮2,第二压线轮2为辊轮12。第一压线轮1和第二压线轮2对应设置。
图1、2中,第一压线轮1和第二压线轮2的布置位置根据纸张的弯折方向来定。经过折页后的纸张有闭合侧和打开侧,第一压线轮1设置在纸张的闭合侧。第一压线轮1和第二压线轮2的左右方向的位置也可以按照纸张的折页位置调整。
上辊轴5和下辊轴4反向转动,通过胶轮带动并向前输送纸张。同时,第一压线轮1和第二压线轮2对纸张进行挤压,将纸张表面的着色层压实,着色层不松散,在折页时就不容易产生着色破裂的现象。第一压线轮1的规格根据纸张的薄厚来确定,纸张薄时,减小压线刀11的尺寸,进而减少压线刀11对纸张的压入深度。当纸张厚时,增大压线刀11的尺寸,进而增大压线刀11对纸张的压入深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裕同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3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