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箱包密码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356.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2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祖安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65/52 |
代理公司: | 宁波江东全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2 | 代理人: | 胡雅芳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箱包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码锁,尤其涉及一种箱包密码锁。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密码锁已由下述专利文献予以披露。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200820189355.X(2009年07月22日公布)披露了一种固定密码锁,包括壳体、锁钩,壳体上开设有锁扣卡位,锁钩设置于壳体内,壳体内设置有迫使锁钩的前端部伸出到锁扣卡位中的锁钩弹簧,锁钩的前端部伸出到锁扣卡位中时将锁扣卡位的开口封闭,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一个用于将锁钩的前端部推回壳体内的锁钩复位装置,锁钩复位装置的中部饺接在壳体上,锁钩复位装置从饺接点分别延伸出一个推压部和一个按压部,推压部抵顶于锁钩上,按压部延伸到壳体外。该固定密码锁通过杠杆原理制成锁钩复位装置,将锁钩的前端部返回壳体内,通过按下按键的形式将锁钩返回壳体内,使用者在开锁时更加轻松省力。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公开的固定密码锁存在按压不到位以及按压吃力,从而导致锁头不能完全打开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包密码锁,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密码锁因为存在按压不到位或者按压吃力从而导致锁头无法完全打开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箱包密码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锁钩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密码轮、锁钩、锁钩复位装置,所述锁钩后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将锁钩伸缩到锁钩口中,所述锁钩复位装置将锁钩推离于所述锁钩口中,所述密码轮可来回推动定位块,该定位块用于限制所述锁钩的移动;所述锁钩复位装置包括按压块、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所述按压块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内,该按压块的按压部延伸于壳体外,所述第一推杆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用于推动所述锁钩,所述按压块用于按压所述第一推杆和所述第二推杆的铰接点。
优选地,所述按压部相对面的壳体上设有防滑凸起块。
优选地,所述凸起块上设有波浪形条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因为密码锁可以轻易的按压到位,因此实现了锁头的完全打开,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箱包密码锁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箱包密码锁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箱包密码锁去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箱包密码锁如图1、2、3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由前壳体和后壳体构成,所述壳体1上开设有锁钩口2,本实用新型的锁钩口2设有两个,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密码轮3、锁钩4、锁钩复位装置5,所述锁钩4后部连接有弹簧6,所述弹簧6将锁钩4伸缩到锁钩口2中,所述锁钩复位装置5将锁钩4推离于所述锁钩口2中,所述密码轮3可来回推动定位块7,该定位块7用于限制所述锁钩4的移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借助锁杆15来回推动定位块7,借此来限制锁钩4的移动,即当锁杆15插上钥匙时,拧动钥匙即可将定位块7来回推动。所述锁钩复位装置5包括按压块8、第一推杆9、第二推杆10,所述按压块8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1内,并且按压块上设有复位弹簧,该按压块8的按压部11延伸于壳体1外,所述第一推杆9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推杆10,所述第二推杆10用于推动所述锁钩4,所述按压块8用于按压所述第一推杆9和所述第二推杆10的铰接点12。
所述按压部11相对面的壳体1上设有防滑凸起块13,这样给使用者按压带来便利,该防滑凸起块正好可以与手指固定配合以实施按压。
所述凸起块13上设有波浪形条纹14,主要起防止手滑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祖安,未经黄祖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3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织横机中的乌斯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取消绝缘子串的输电线路复合耐张杆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