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粘结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4534.0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熊承庆;童珍;黄萌;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
主分类号: | F26B25/04 | 分类号: | F26B25/04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饶建华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粘结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中的物料烘干机设备,尤其是一种防粘结烘干机。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中对于转筒式烘干机的广泛利用,在烘干高粘度、高水份物料时,防止物料在筒内粘结已经成为了使筒式烘干机能够适应更广泛的物料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原被烘干物料粘结性高时,物料会一圈一圈的粘在扬料板上和烘干机筒壁上,最终会导致整个扬料板失效。在这个物料粘结的过程中,烘干机筒体货荷增加使烘干机电耗上升,寿命减少,且扬料板无法形成均匀的料幕,导致烘干机热力蒸发强度不能达到设计要求,最后导致物料最终含水量超标不能达到用户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现有转筒式烘干机在烘干高粘度、高水份物料时,容易发生粘结等问题,提供一种防粘结烘干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针对现有转筒式烘干机进行改进,它具有筒体、支承筒体的托轮组以及传动筒体旋转的驱动装置,在筒体内布置有多块扬料板,其特征是:在每块扬料板的背面下部设有支撑板,且在每块扬料板及支撑板形成的空腔两端部均设有封头板;在筒体内壁一半以上的扬料板的正面前方焊装有挂链,挂链两端与筒体内壁固定连接,挂链两端之间距等于扬料板之长度,挂链长度大于扬料板长度。
为了有利于挂链清除扬料板及支撑板上的粘结物料,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扬料板及支撑板均为弧形面结构。
为了保证挂链在清理扬料板及支撑板时不留死角,本实用新型中扬料板与筒体之间、支撑板与筒体之间、支撑板与扬料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各焊接处均为圆弧面过渡,圆弧半径R大于挂链环的钢条半径d/2。
为了保证挂链对物料板的彻底清除,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挂链长度为扬料板长度的1.5—2.5倍。
且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扬料板长度最好是≤2m。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扬料板的长向与筒体轴线方向一致,并分为若干组,每一组中的所有扬料板绕筒壁一圈等间距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运行机理:参见图2,当挂链运行至烘干机筒体1底部时,挂链在底部两块扬料板之间盘成一团,当烘干机逆时针运转,挂链5由烘干机筒体1底部(六点钟方向)运行至烘干机筒体1顶部(十二点钟方向)时,挂链5需沿着扬料板2凹面和内壁表面无间隙摩擦带走粘结在烘干机扬料板表面和内壁的物料。且扬料板主板2和支撑板3两端由封头板4焊接密封,防止物料进入其中空腔内部。当挂链5由烘干机筒体1顶部(十二点钟方向)运行至烘干机筒体1底部(六点钟方向)时,挂链5需沿着扬料板2凸面和支撑板3表面无间隙收回,摩擦带走粘结在其上的物料。为了保证挂链5在清理扬料板正反面时不留死角,需做到各个焊接处的焊接圆弧R〉链条的半径d/2(见图4)。挂链尤于跳绳运动,可将扬料板及筒体内壁面的物料及时清理,有效防止了粘结。
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方便改造,防粘结效果显著,降低能耗,提高烘干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的视图;
图3是图2的I处放大视图;
图4是挂链环示意图;
图5是图2中的B向放大视图。
图中:1—筒体,2—扬料板,3—封头板,4—支撑板,5—挂链,6—托轮组,7—驱动装置,8—挂链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5,本实用新型是一种φ5×16型烘干机,它具有筒体1、支承筒体的托轮组6以及传动筒体旋转的驱动装置7,在筒体1内布置有多块扬料板2,特别是:在每块扬料板2的背面下部设有支撑板4,且在每块扬料板2及支撑板4形成的空腔两端部均设有封头板3;在筒体1内壁位于每块扬料板2的正面前方焊装有挂链5(根据被烘干物料需要,设置挂链数量一般在50%以上的扬料板2的前方需要焊装挂链5),挂链5两端与筒体1内壁固定连接,挂链5两端之间距等于扬料板2之长度,且应保证挂链5长度大于扬料板2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料板2及支撑板4均为为弧形面结构(参见图3)。
本实施例中扬料板2与筒体1之间、支撑板4与筒体1之间、支撑板4与扬料板2之间均为焊接连接,各焊接处均为圆弧过渡,圆弧半径R大于挂链环的钢条半径d/2(参见图4)。
本实施例中所述挂链5长度为1.6m(一般为扬料板2长度的1.5—2.5倍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料板2长度为0.8m(一般≤2m均可,过长影响效果,但也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扬料板的长向与筒体1轴线方向一致,并分为十八组(一般根据机长及物料特性确定),每一组中的所有扬料板2(约24块,根据筒体直径确定)绕筒壁一圈等间距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未经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45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型芯杆、密封垫自动装配机
- 下一篇:一种多方位可调整的工件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