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移动设备的连接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310.1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金美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7 | 代理人: | 胡朝阳;孙洁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设备 连接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电源及数据传输用的连接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消费者对此类移动设备不仅有着外形上的美观要求,对移动设备本身功能的扩展和电池容量的扩展及便利的无线充电需求也水涨船高。因此,一些针对移动设备的电源扩展性产品如移动电源、无线充电器和功能扩展性产品如外置型扬声器等便应运而生。
一些能安装在移动设备上的壳套内置了各种用于扩展移动设备功能的电路或电池,通过壳套与移动设备的装配和连接,不仅能对移动设备本身进行了包覆保护,通过壳套内置电路与移动设备接口相连接也扩展了它的功能或电池容量。
目前对于移动设备外形的设计趋势是越来越轻薄,相应地,对这些具有扩展功能壳套的外形也有轻和薄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壳套内置电路与设备接口进行连接的部分,其轻薄性、易用性、便携性的要求更是不可忽视。
然而,目前市场上用于扩展移动设备功能或电池容量的壳套类产品,均采用旧式传统的连接器与设备进行连接。而这些传统连接器并不是为扩展功能或电池容量的壳套量身打造。这些传统连接器自身长度比较长,且一般焊接于电路板上。众所周知,一般移动设备的接口大多在设备的左右或上下两侧,这就使得在与移动设备连接的时候电路板不得不置于移动设备的一侧。从而导致用于扩展功能和电池的壳套产品体积庞大。如果移动设备的接口在设备左侧或右侧,则导致移动设备与壳体配装配连接后,整体宽度增加;如果移动设备的接口在上侧或下侧,则增加了整体的长度。再一个由于传统连接器是焊接在壳套内置电路的电路板上,而电路板固定在壳套内部,这也使得移动设备与壳套类产品的连接变成了固定连接,在用户装卸的时候极为不便。
目前市场上具有这些扩展功能或电池的壳套类产品,如手机保护壳内置电池、手机保护壳内置无线充电接收电路等产品不仅体积庞大,大大影响移动设备的外观,同时用户携带时极为不便,装卸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连接插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移动设备的连接插头,包括:塑胶本体和金属端子,其中,所述的金属端子容纳在塑胶本体内部,其一端向一侧凸起,暴露于塑胶本体外面,形成与移动设备电连接的接触面,另一端伸出塑胶本体并垂直弯折,形成L型平面焊接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连接插头的塑胶本体与金属端子一体成型,当插头插入移动设备的插孔中时只外露一小段,大大降低了连接器的厚度,可以通过焊接一条软性电路,将移动设备接口处引出的电路,引向移动设备的正下方,从而更为便携和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剖面图;
图4是图2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移动设备壳套内置电路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移动设备的连接插头包括:塑胶本体1和金属端子2。金属端子2容纳在塑胶本体1内部,其一端向一侧凸起,暴露于塑胶本体外面,形成与移动设备电连接的接触面3,另一端伸出塑胶本体并垂直弯折,形成L型平面焊接脚4,该焊接脚与电源或数据传输设备电路板连接。
塑胶本体1与金属端子2一体成型。当插头插入移动设备的插孔中时只外露一小段,大大降低了连接装置的厚度,更为便携和美观。
如图5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与移动设备,例如手机6配合使用时,插头插入手机的接插口7,金属端子的焊接脚4与壳套5内置的柔性电路连接。由于连接插头的塑胶本体与金属端子一体成型,当插头插入移动设备的插孔中时只外露一小段,大大降低了连接器的厚度,从而使手机更为便携和美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金美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金美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