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411.9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良;何建升;雷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7/00 | 分类号: | E04D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210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屋面 面层 分格缝嵌缝 施工 结构 | ||
1.一种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实填充在所施工屋面刚性保护层上所设置的屋面分格缝内的弹性条(1)和布设在所述弹性条(1)上部的密封层(2),所述弹性条(1)和密封层(2)均沿所述屋面分格缝的延伸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所述弹性条(1)的宽度不小于d1,其中d1=1.2×d2,d2为所述屋面分格缝的缝宽;所述密封层(2)的上表面形状为凹弧形;所施工屋面刚性保护层为水泥砂浆保护层(3-1)、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或上部铺贴有饰面砖(4)的刚性保护层三(3-3),所述屋面分格缝为布设在水泥砂浆保护层(3-1)上的屋面分格缝一、布设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上的屋面分格缝二或布设在刚性保护层三(3-3)上的屋面分格缝三;密实填充在所述屋面分格缝一内的弹性条(1)上表面与水泥砂浆保护层(3-1)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密实填充在所述屋面分格缝二内的弹性条(1)上表面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0mm;密实填充在所述屋面分格缝三内的弹性条(1)上表面与刚性保护层三(3-3)的上表面相平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密实填充在所述屋面分格缝一内的弹性条(1)上表面与水泥砂浆保护层(3-1)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10mm~15mm,密实填充在所述屋面分格缝二内的弹性条(1)上表面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之间的间距为10mm~15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2)为橡胶嵌缝条、由涂刷在弹性条(1)上部的耐候密封胶形成的密封胶条或由涂刷在弹性条(1)上部的聚氨酯砂浆形成的聚氨酯砂浆密封层,所述橡胶嵌缝条的左右两侧壁分别粘贴固定在所述屋面分格缝的左右两侧缝壁上。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位于水泥砂浆保护层(3-1)的上表面下方,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与水泥砂浆保护层(3-1)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均为2mm±1mm;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位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的上表面下方,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均为2mm±1mm;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位于刚性保护层三(3-3)上所铺贴饰面砖(4)的上表面下方,所述密封层(2)的左右两端上部与刚性保护层三(3-3)上所铺贴饰面砖(4)上表面之间的间距均为2mm±1mm。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1)为泡沫棒。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2)中部与水泥砂浆保护层(3-1)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5mm±1m,所述密封层(2)中部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2)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5mm±1mm,且所述密封层(2)中部与刚性保护层三(3-3)上所铺贴饰面砖(4)上表面之间的间距为5mm±1mm。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嵌缝条的宽度比所述屋面分格缝的宽度大2mm。
8.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屋面面层分格缝嵌缝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条的中部厚度为5mm~6mm,且所述聚氨酯砂浆密封层的中部厚度为9mm~1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建工集团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4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