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锁到位检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5430.1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友迪斯数字识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7/22 | 分类号: | E05B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粉宝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锁 到位 检测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锁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门锁到位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门磁是用来探测门、窗、抽屉等是否被非法打开或移动。它由无线发射器和磁块两部分组成,在无线发射模块有一个“钢簧管”的元器件,当磁体与钢簧管的距离保持在1.5厘米内时,钢簧管处于断开状态,一旦磁体与钢簧管分离的距离超过1.5厘米时,钢簧管就会闭合,造成短路,报警指示灯亮的同时向主机发射报警信号。
市场上的门锁、门禁大多数都是用干簧管或者霍尔元件门磁,来感应门的状态,而对应的门框上要装上磁铁或者磁钢。
这种状态感应方式比较简单原始,在高安全级别的场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磁铁来误触发门状态,从而偷偷在监控不利的情形下偷偷开启门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门锁、门禁采用干簧管或者霍尔元件门磁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门锁到位检测开关。该门锁到位检测开关采用ID配对的方式,能够完全解决现有门磁容易被干扰进行误触发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安防的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门锁到位检测开关,所述到位检测开关包括:
门磁模块,所述门磁模块安置在门框内,其包括弹性金属触针、红外发射管以及单片机,所述弹性金属触针与单片机相接作为单片机的电源输入接口,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红外发射管;
供电检测模块,所述供电检测模块相对于门磁模块安置在门锁内,其包括供电电路、导电金属片以及红外接收管,所述供电电路与导电金属片相接,所述导电金属片在门框与门锁关门配合时,与门框上的弹性金属触针接触导通,所述红外接收管与门锁中的单片机相接,并且在门框与门锁关门配合时,与门框上的红外发射管耦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中,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之间通过唯一的ID进行匹配通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采用了ID配对的方法,完全杜绝了不法分子企图采用磁铁来模仿门关到位的情况,可靠的保证了门禁系统检测到门关状态与实际的门关状态完全一致,极大的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杜绝了安防漏洞。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适合平移门和平开门两种门,实用性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锁到位检测开关100主要包括门磁模块101和供电检测模块102两部分。
门磁模块101主要由弹性金属触针101a、红外发射管101b以及单片机101c组成,其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安置在门框200上。
单片机101c为门磁模块101的控制中心,其安置在门框200内。
弹性金属触针101a采用两个,安置在门框200上,并分别与门框200内的单片机101c相接,作为单片机101c的正负电源输入接口,为单片机提供工作电源。
红外发射管101b安置在门框200上,并与单片机101c相接。单片机101c接电工作后,将控制红外发射管101b发射包含唯一ID的特定指令信号。
供电检测模块102主要由供电电路102a、两个导电金属片102b以及红外接收管102c组成。该模块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并安置在门锁300上。
供电电路102a安置在门锁300内,为整个门锁到位检测开关100提供工作电源。
两个导电金属片102b相对于门框200上的弹性金属触针101a的位置安置在门锁300上,并与门锁内的供电电路102a相接,作为供电电路102a的正负供电极。由此,在门框200与门锁300关门配合时,门锁300上的导电金属片102b将与门框200上的弹性金属触针101a接触导通,从而使得门锁300内的供电电路102a与门框200内的单片机101c之间形成供电回路。
红外接收管102c用于接收红外发射管101b发送的红外信号,其与红外发射管101b之间通过唯一的ID进行通信匹配,并相对于门框200上的红外发射管101b的位置安置在门锁300上,且与门锁300内的单片机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友迪斯数字识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友迪斯数字识别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5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起盖角度可调的电缆退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循环低温等离子体肿瘤消融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