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6221.9 | 申请日: | 2013-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梅申聪;江秋英;凌扬;朱长太;董春雷;周希法;张长松;万美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B19/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晓晖 |
地址: | 213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使用 采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
背景技术
医院在进行采血检查时通常都要使用采血垫,用以放置检查者的前臂。所使用的采血垫大致可以分为一次性的和非一次性的。
其中,一次性的采血垫采用的是一次性纸巾或者叠加的卫生纸虽然保证了一人一换,避免了交叉感染,但是存在以下不足:(1)资源浪费;(2)采用叠加的卫生纸,虽然通透性好、吸附性强,但是存在病源微生物传播的可能。
非一次性的采血垫通常由软性材料(棉、麻、纤维或者混纺的布)制作,供多人反复轮流使用,通常数月不换。其缺点很明显: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及传播疾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实现一人一消毒的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包括采血垫本体、软性材料以及传送带;所述软性材料固定在所述传送带上;所述传送带由驱动电机驱动;所述采血垫本体上设有两个供软性材料以及传动带进出的狭槽;所述采血垫本体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加热装置、冷却装置以及烘干装置。
为了提高使用效率,所述软性材料设有四个,其中一个位于所述采血垫本体外,其余三个位于所述采血垫本体内;且位于所述采血垫本体内三个分别位于所述加热装置的上方、所述冷却装置中以及所述烘干装置的上方。
所述采血垫本体呈长方体或者凹形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采血垫依靠驱动电机带动传送带进行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软性材料进行循环往复运动,而使用过的软性材料则先进行快速加热灭菌消毒,从而防止交叉感染及传播疾病,然后进行冷却和干燥,从而可以再次使用,大大节省了卫生耗材,避免了资源浪费。(2)本实用新型的软性材料设置四个,这样可以保证在软性材料进行加热、冷却、烘干时,均有软性材料供采血使用,提高了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外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包括采血垫本体1、软性材料2、传送带3、驱动电机4、加热装置5、冷却装置6以及烘干装置7。
采血垫本体1呈凹形体,其上设有两个狭槽11,供软性材料2和传送带3进出。
传送带3由驱动电机4驱动进行循环往复运动,软性材料2固定在传送带3上,且设有四个。软性材料2可以为棉布、麻布、纤维布或者混纺的布。
加热装置5(本实施例为电加热板)、冷却装置6(本实施例为冷却水槽)以及烘干装置(本实施例为热风机)7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在采血垫本体1内部。
一个软性材料2位于采血垫本体1外,其余三个位于采血垫本体1内,且依次位于加热装置5的上方、冷却装置6中以及烘干装置7的上方。
本实施例的可循环使用的采血垫工作过程如下:
①启动驱动电机4带动传送带3运动,并使一个软性材料2(以下称为第一软性材料)位于采血垫本体1外,供采血使用。
②第一软性材料使用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将第一软性材料传送到采血垫本体1内,且位于电加热板5上方,启动电加热板加热(125℃左右,2min左右),从而对其进行灭菌消毒。
同时,一个新的软性材料2(以下简称第二软性材料)被传送到采血垫本体1外,供采血使用。
③第二软性材料使用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将第一软性材料传送到冷却水槽6中进行冷却。
此时,第二软性材料则被传送到电加热板5上进行加热灭菌消毒,而又有一个新的软性材料2(以下简称第三软性材料)被传送到采血垫本体1外,供采血使用。
④第三软性材料使用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将第一软性材料传送到热风机6上方进行烘干。
此时,第二软性材料则被传送到冷却水槽6中进行冷却,第三软性材料则被传送到电加热板5上进行加热灭菌消毒,而又有一个新的软性材料2(以下简称第四软性材料)被传送到采血垫本体1外,供采血使用。
当第四软性材料使用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4,这时第一软性材料又被传送到采血垫本体1外,供采血使用。如此循环往复,实现该采血垫的循环使用,且保证一人一消毒,不会造成交叉感染。
(实施例2)
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血垫本体1呈长方体,两个狭槽11位于采血垫本体1的上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肿瘤医院,未经常州市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62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