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7851.8 | 申请日: | 2013-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里克·L.·威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6 | 分类号: | F16C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
背景技术
车辆传动系统将来自动力源的动力传递给车轮。发动机是动力源的一个实例,其包括曲轴。曲轴将来自发动机汽缸的燃烧能转化为旋转动能。具体地,燃烧能从发动机汽缸传递至直线往复运动的活塞。活塞通过连杆将燃烧能传递给曲轴,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曲轴还可包括与曲轴轴承机械配合的主轴承轴颈。曲轴轴承固定在发动机组和曲轴之间。润滑油自发动机组流至轴承,并且发动机组支撑轴承和曲轴。发动机组和轴承允许曲轴与主轴承轴颈在轴承内旋转。在美国专利公开第2005/0115524号中公开了一个曲轴的实例,其示出了在发动机中具有五个与曲轴旋转连接的主轴承的四缸发动机。轴承引导曲轴旋转并机械地连接至支撑曲轴和轴承的发动机组。
在扭矩通过连杆输入到曲轴时,曲轴会弯曲和振动。曲轴的弯曲会限制发动机转速并增加发动机振动。减少曲轴弯曲和振动的一种方式是沿着曲轴的长度设置大量主轴承轴颈以使曲轴能够在多个位置得到支撑。然而,发动机摩擦损耗与曲轴轴承轴颈的数量成比例。因此,每个增加至曲轴的曲轴轴承轴颈都增加了发动机摩擦损耗。因此,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料经济性可能会随曲轴轴承轴颈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小。此外,发动机重量也因每个附加的曲轴轴承轴颈而增加。因此,发动机组的成本随曲轴的主轴承轴颈的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轴,其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成本并减小曲轴的振动。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曲轴。该曲轴包括:设置在外侧主轴承轴颈和内侧主轴承轴颈之间的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unsupported axially-aligned shaft section),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的中心轴与曲轴的旋转轴重合;以及与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连接的摆式减振器,摆式减振器包括自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延伸的叶片和与叶片连接的摆式配重。
优选地,摆式配重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地连接至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
优选地,连接装置包括销和衬套。
优选地,曲轴还包括四个轴颈销,四个轴颈销中的每一个均与四个活塞杆中的其中之一连接。
优选地,四个活塞杆与汽缸内的活塞连接,汽缸以直列结构布置,其中,一个平面延伸穿过汽缸的轴线。
优选地,摆式配重呈轴对称。
优选地,摆式配重围绕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以相对于曲轴的旋转轴线大于120度的角度径向延伸。
优选地,摆式配重的材料与叶片的材料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曲轴,包括:总共三个主轴承轴颈,与四个以直列结构布置的销机械连接;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设置在三个主轴承轴颈中的两个之间,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的中心轴与曲轴的旋转轴重合;以及摆式减振器,与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连接,摆式减振器包括自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延伸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连接的第一摆式配重以及与第二叶片连接的第二摆式配重。
优选地,第一摆式配重与第二摆式配重在曲轴的旋转轴上轴向偏移。
优选地,第一摆式配重与第二摆式配重具有相似的几何形状。
优选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沿相反的径向延伸。
优选地,第一叶片与第二叶片自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的外表面延伸,外表面具有一致的径向曲率。
优选地,第一摆式配重与外侧轴颈销径向对齐,第二摆式配重与内侧轴颈销径向对齐,并且内侧轴颈销与外侧轴颈销各自连接至单独的活塞杆。
优选地,内侧轴颈销与外侧轴颈销径向分离18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曲轴,包括:总共两个外侧主轴承轴颈和内侧主轴承轴颈;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设置在外侧主轴承轴颈与内侧主轴承轴颈之间,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的中心轴与曲轴的旋转轴重合;以及摆式减振器,与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连接,摆式减振器包括自无支撑轴向对齐轴部延伸的第一叶片和第二叶片、与第一叶片连接的第一摆式配重以及与第二叶片连接的第二摆式配重。
优选地,该曲轴还包括与发动机中的活塞杆连接的两个内侧轴颈销和两个外侧轴颈销,活塞杆与汽缸内的单独的活塞连接,汽缸以直列结构布置,其中,一个平面延伸穿过每个汽缸的轴线。
优选地,摆式减振器设置在一个内侧轴颈销与一个外侧轴颈销之间。
优选地,第一摆式配重沿与第二摆式配重相反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7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轴同动扭力枢轴器
- 下一篇:风电空冷器轴流式冷却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