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007.9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0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13/06;H01B13/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苏丹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涤纶 玻璃丝 烧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丝包线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电力工业,特别是水力发电发展的突飞猛进,水轮发电机需要特殊的高性能电磁线绕制而成,这种电磁线需要较好的耐高温性能,较薄的绝缘厚度,耐电压性能和很强的机械性能。目前的大部分的烧结线都存在着性能不稳定、烧结不牢固、抗拉伸强度小的缺点,不能满足水力发电机的绕制要求。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456048.X、申请日为2012.9.10、名称为“一种涤纶玻璃丝包烧结漆包线”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涤纶玻璃丝包烧结漆包线,其包括导体和绝缘层,绝缘层包覆在导体外部,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包括涤纶玻璃丝包层与绝缘漆层。
上述专利是烧结过后的涤纶玻璃丝包线经过毛毡或者模具,将绝缘漆覆盖在涤纶玻璃丝包线上,如果涤纶玻璃丝未完全附着在铜扁线上,浸漆后,颜色过深,不能发现内部有问题的地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涤纶玻璃丝存在的上述问题,现在特别提出一种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包括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外绕包有绝缘纸层,所述绝缘纸层包括涤纶纤维层和玻璃丝纤维层,所述玻璃丝纤维层位于涤纶纤维层外,所述涤纶纤维层和玻璃丝纤维层厚度比例是1:1.2-1.3,所述绝缘纸层为间隙绕包,间隙宽度不大于2mm。
所述涤纶纤维层和玻璃丝纤维层厚度比例是1:1.22。
所述导体为铜扁线,所述铜扁线截面长度尺寸为3.15~16.00mm,宽度尺寸为0.80~7.65mm。
所述铜扁线截面长度尺寸为13.8mm,宽度尺寸为5.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拉伸20%时,绝缘层不失去附着性。将烧结线弯曲180°,形成“S”形,绝缘层不开裂和脱落。直线击穿电压大于300V,弯曲后击穿电压大于350V。经过205±2℃、5小时恒温处理后,绝缘层与铜扁导体无剥离。
2、本实用新型在涤纶玻璃丝包线上减少了浸渍漆,所以就能发现烧结线内部是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中1导体、2绝缘层,3涤纶纤维层,4玻璃丝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包括导体1,所述导体1外绕包有绝缘纸层,所述绝缘纸层包括涤纶纤维层3和玻璃丝纤维层4,所述玻璃丝纤维层4位于涤纶纤维层3外,所述涤纶纤维层3和玻璃丝纤维层4的厚度比例是1:1.2-1.3,所述绝缘纸层为间隙绕包,间隙宽度不大于2mm。所述导体1为铜扁线,所述铜扁线截面长度尺寸为3.15~16.00mm,宽度尺寸为0.80~7.65mm。本实用新型拉伸20%时,绝缘层2不失去附着性。将烧结线弯曲180°,形成“S”形,绝缘层2不开裂和脱落。直线击穿电压大于300V,弯曲后击穿电压大于350V。经过205±2℃、5小时恒温处理后,绝缘层2与铜扁导体1无剥离。本实用新型在涤纶玻璃丝包线上减少了浸渍漆,所以就能发现烧结线内部是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
实施例2
涤纶玻璃丝包烧结线包括导体1,所述导体1外绕包有绝缘纸层,所述绝缘纸层包括涤纶纤维层3和玻璃丝纤维层4,所述玻璃丝纤维层4位于涤纶纤维层3外,所述涤纶纤维层3和玻璃丝纤维层4的厚度比例是1:1.22。间隙宽度不大于2mm。所述导体1为铜扁线,所述铜扁线截面长度尺寸为13.8mm,宽度尺寸为5.5mm。本实用新型拉伸20%时,绝缘层2不失去附着性。将烧结线弯曲180°,形成“S”形,绝缘层2不开裂和脱落。直线击穿电压大于300V,弯曲后击穿电压大于350V。经过205±2℃、5小时恒温处理后,绝缘层2与铜扁导体1无剥离。本实用新型在涤纶玻璃丝包线上减少了浸渍漆,所以就能发现烧结线内部是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金瑞电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0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代步车双摇摆减震系统
- 下一篇:一种导电材料的发射率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