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222.9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成;李智;容纯冕;高洪辉;吕志勇;韩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雪莲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广泛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微污染源水预处理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AF)是利用填料上高浓度生物膜的强氧化降解能力,生物膜、填料的吸附和过滤作用及反应器内食物链的分级捕食作用快速地净化污水。BAF实现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与污泥停留时间(SRT)的分离,长SRT 为慢速生长微生物(如硝化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强化了BAF对TN、PAHs、PPCPs和其他异生质化合物的去除;短HRT使滤池在高负荷、高滤速下运行。BAF工艺运行一段时间后通过周期性地对滤料进行反冲洗,清除滤料上的截留物和老化的生物膜,可使滤池在短期内恢复工作能力。但是这种技术存在着一些问题:
1、曝气生物滤池(BAF)的进水悬浮物SS不能过高。BAF虽具有截留SS作用,但同时伴随着的是其水头损失较大;
2、采用BAF ,其过滤水头损失大,故污水提升所需泵机的扬程高;
3、在反冲洗操作过程中短时间内水力负荷较大,反冲洗出水直接回流到初沉池,初沉池会受到较大水力冲击负荷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基建和管道用量而却提高污水COD和氨氮处理效果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体所述滤池体包括上向流滤池体和与上向流滤池体相邻设置的下向流滤池体;所述上向流滤池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汽水混合室、滤头层、承托层、滤料层和清水区,汽水混合室、滤头层、承托层、滤料层和清水区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所述下向流滤池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水区、滤料层、承托板、滤头层和缓冲区,所述清水区、滤料层、承托板、滤头层和缓冲区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滤头层上排布有若干滤头,所述承托层上设有滤板,滤板的上方固定有与鼓风机相连的曝气管;在所述上向流滤池体与下向流滤池体顶部的相邻连接处设有溢流堰槽体;所述汽水混合室的底部通过阀体与进水管相连通,所述缓冲区的底部通过阀体与出水管相连通。
所述溢流堰槽体分别通过溢流堰与上向流滤池体和下向流滤池体的清水区的最高水位处相连。
上向流滤池体的清水区的最高水位高于下向流滤池体的清水区的最高水位。
所述滤料层由密度大于水的滤料填充而成。
所述汽水混合室与缓冲区的底部分别通过阀体与反冲洗进气管相连。
所述进水管与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反冲洗进水管。
所述溢流堰槽体上设有反冲洗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相邻设置的上向流滤池体和下向流滤池体的共同作用达到污废水处理的目的,为污废水的碳化过程和硝化过程提供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污废水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得到提高。其中,上向流滤池体在去除大部分有机底物的同时,对氨氮也有一定的去除率;大部分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下向流滤池体的滤料层部分就被氧化为硝酸盐氮,降低了下向流滤池体的曝气量。另外,上向流滤池体运行时的水头损失增加较快,运行周期较短,下向流滤池体的水流阻力较小,运行周期较长,节省反冲洗水。此外,上向流滤池体和下向流滤池体通过共用一个溢流堰槽体更加节省了基建费用和管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向流滤池体,2-下向流滤池体,3-汽水混合室,4-滤头层,5-承托层,6-滤料层,7-清水区,8-缓冲区,9-曝气管,10-溢流堰槽体,11-溢流堰,12-反冲洗出水口,13-滤头,14-进水管,15-出水管,16-反冲洗进气管,17-反冲洗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示意图。一种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滤池体,滤池体包括上向流滤池体1和与上向流滤池体1相邻设置的下向流滤池体2;上向流滤池体1包括相互连通的汽水混合室3、滤头层4、承托层5、滤料层6和清水区7。即:汽水混合室3的上方设置有滤头层4、滤头层4的上方设置有承托层5,在承托层5的上方依次为滤料层6和清水区7;
下向流滤池体包括相互连通的清水区7、滤料层6、承托板5、滤头层4和缓冲区8,下向流滤池体的结构与上向流滤池体类似,清水区7、滤料层6、承托板5、滤头层4和缓冲区8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即:在下向流滤池体2的底端设有缓冲区8,缓冲区8上方设置有滤头层4,滤头层的上方设置有承托层5,承托层5上依次为滤料层6和清水区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玉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2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排风功能的低压开关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