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奶泡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337.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9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忠;钟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00 | 分类号: | A47J31/00;A47J31/44;A47J43/00;A47J43/0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089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奶泡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奶泡机,尤其涉及一种容器与基座可以分离的奶泡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奶泡机,大多数容器与加热装置不可以分离,加热或起泡后,倒奶时比较笨重使用不方便,而且在清洗时,水容易与带电物体接触,电气安全性能差,清洗不方便。
中国专利200920059906.5 一种食品加热、搅拌、发泡杯,提到发泡杯与加热装置可分离,但是发热盘设在加热座体的凹座底面部位,发热盘只与发泡杯底部接触加热,受热不均匀,发热盘停止加热后,发热盘大量的余热仍旧会传导到发泡杯内,食品容易被烧糊,而且在工作过程中,容器无可靠的固定,容易被碰倒,使用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与基座可以分离的奶泡机,便于将容器在水中清洗,不会影响电气安全问题,操作简单方便。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容器受热更均匀,奶泡机在停止工作后,发热圈与容器分离,余热不会再传导到容器内,食物不会被烧糊,而且工作时容器的稳定性好,不容易翻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奶泡机,其包括容器、基座、电路控制装置、搅拌装置、发热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容器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定位装置,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圈,所述发热圈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容器与所述基座活动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发热圈为环形发热圈,所述环形发热圈安装在基座的内侧,所述环形发热圈有一处或一处以上被所述定位装置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环形发热圈的两端有导孔,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导柱销、铁芯、弹性件和电磁铁,所述导柱销穿入所述环形发热圈的相邻两端的所述导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铁芯和所述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环形发热圈的相邻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铁芯和所述电磁铁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发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铁芯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马达和驱动磁铁,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头和从动磁铁。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电路控制装置包括启动按键、温控器和主控电路PCB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环形发热圈为铸铝发热圈,云母发热圈,印刷电路发热圈或铸铜发热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硅胶件或橡胶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的奶泡机还包括手柄和容器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容器与基座可以分离,便于将容器在水中清洗,不会影响电气安全问题,操作简单方便。由于设置了定位装置,容器受热更均匀,奶泡机在停止工作后,发热圈与容器分离,余热不会再传导到容器内,食物不会被烧糊,而且工作时容器的稳定性好,不容易翻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其他实施例方式的横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发热圈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奶泡机优选实施例方式的基座的竖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奶泡机适合冲泡各种不同品种的奶粉。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下文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奶泡机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奶泡机,其包括容器1、基座6、电路控制装置5、搅拌装置2、发热装置3和驱动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2位于所述容器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定位装置7,所述发热装置3包括发热圈3.1,所述发热圈3.1安装在所述基座6上,所述容器1与所述基座6活动接触。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搅拌装置3位于所述容器1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个或二个以上定位装置7,所述发热装置3包括发热圈3.1。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奶泡机的所述发热圈3.1为环形发热圈,所述环形发热圈3.1有一处被所述定位装置7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璞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3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