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漏失深井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442.1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张子玉;李淑芳;王照善;谭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失 深井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工业的井下抽油泵,特别是一种低漏失深井抽油泵,主要应用于油田复杂断块低渗低产区块抽汲原油,能够有效地减少井液漏失、减轻磨损、延长高泵效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复杂断块油藏存在很多低产油井,这部分油井下泵深度都比较深,现采用的抽油泵是普通的管式柱塞抽油泵。这种泵采用的是单泵筒、柱塞较短、柱塞与泵筒配合,属于硬密封配合。抽油时井液通过固定阀进入泵腔内,经柱塞中间通道流至柱塞上部,并通过柱塞的作用举升到地面。这种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方式,在动液面很深、工作压差增大的情况下,泵筒存在着一定鼓胀效应,从而增大了泵的漏失,泵效降低;同时,井下产生的垢质和铁锈随配合间隙进入泵筒后会加剧泵的磨损。普通柱塞泵采用的硬密封方式以及保留的一定配合间隙,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漏失。综合以上因素,深井采用普通柱塞泵采油时,会增大泵的漏失和磨损,降低泵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漏失深井抽油泵,解决深抽井所用的抽油泵在高压差的情况下漏失严重以及磨损较重的问题,减少泵筒内的鼓胀效应,提高泵的密封性和耐磨性,提高深抽井的泵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低漏失深井抽油泵包括固定凡尔、下游动凡尔、上游动凡尔和柱塞,固定凡尔的上方通过下接头依次安装下游动凡尔、柱塞和上游动凡尔。导向扶正环、短泵筒、密封连接副和连接管依次连接在下接头与油管接头之间成为内管,安装在柱塞的外面,在下接头与油管接头之间还装有外管,安装在内管的外面,使本实用新型成为双管结构,同时具有软密封和硬密封的双重密封方式,可有效提高泵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管结构,外管作为主承压管。导向扶正环、密封连接副和密封衬环采用耐温150度的耐高压、耐油、耐腐蚀的非金属材料制造,与柱塞之间的密封方式属于软密封。而柱塞与短泵筒和连接管之间是金属密封,属于硬密封方式。这样内管就成为同时具有软密封和硬密封双重密封方式的密封泵筒,可以在深抽、高压差的状态下,整个内管无鼓胀,密封性能大大提高。柱塞采用长柱塞结构,可以将机械杂质阻挡在内管的外部,并沉积到内管与外管之间的环空中,从而降低机械杂质对短泵筒和连接管的磨损。密封方式以柱塞与短泵筒和连接管的金属硬密封为主密封,柱塞与导向扶正环和密封衬环的软密封为辅的双重密封方式,有效降低了泵的漏失。通过上述改进,本实用新型相比原技术在耐用性、密封性等方面都有大幅提高,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柱塞泵在深抽状态下的磨损及漏失严重的问题,提高了泵效。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参见附图,一种低漏失深井抽油泵包括固定凡尔、下游动凡尔12、上游动凡尔2和柱塞3,固定凡尔的上方通过下接头13依次安装下游动凡尔12、柱塞3和上游动凡尔2。固定凡尔包括固定阀罩14、固定阀球15、固定阀座16和固定阀接头17。导向扶正环6、短泵筒7、密封连接副8和连接管11依次连接在下接头13与油管接头4之间成为内管,安装在柱塞3的外面,在下接头13与油管接头4之间还装有外管5,安装在内管的外面,成为双管结构。密封连接副8的内腔中装有密封衬环9,密封连接副8两端的内圆分别与短泵筒7的下部外圆和连接管11的上部外圆丝扣连接,其外壁上至少设有三条轴向通槽支撑在外管5的内壁上。导向扶正环6的外壁上至少设有三条轴向通槽支撑在外管5的内壁上,其上部内圆设有内倒角,其下部内圆与短泵筒7丝扣连接。导向扶正环6和密封连接副8上的轴向通槽可以使被阻挡在外的机械杂质沉降在内管与外管5之间的环空中。柱塞3与短泵筒7和连接管11间隙配合,柱塞3的长度大于油管接头4、导向扶正环6、短泵筒7、密封连接副8以及连接管11的总长度;柱塞3与导向扶正环6间隙配合、与密封衬环9过盈配合。连接管11的下部外圆与下接头13的上部内圆丝扣连接。导向扶正环6密封连接副8通过轴向通槽支撑在外管5的内壁上,使整个内管固定在外管5中。外管5两端内圆分别与油管接头4的下部外圆和下接头13的上部外圆丝扣连接,在内管与外管5之间形成环空。
下井时,本实用新型的油管接头4和固定阀接头17与油管连接,将抽油杆接头1与抽油杆连接。正常工作过程中,外管5承受着主要的压力,同时短泵筒7和连接管11的内外承受着很小的压差,消除了普通抽油泵筒在高压差下存在的鼓胀效应,减少了井液的漏失。上冲程抽油时柱塞3上行,上游动凡尔2和下游动凡尔12关闭,柱塞3与短泵筒7和连接管11实现硬密封,与导向扶正环6间隙配合、与密封衬环9过盈配合实现软密封,阻挡了机械杂质进入短泵筒7和连接管11内,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性能,减少井液漏失将井液提升至地面,完成排液的过程。柱塞3阻挡了泵上井液中的杂质进入短泵筒7,这些杂质自然沉降至外管5与整个内管之间的环空内;与此同时,柱塞3上行,固定阀球15上部压力降低,井液顶开固定阀座16上的固定阀球15后,进入短泵筒7内,完成进液的过程。固定阀球15被顶开后由固定阀罩14阻挡。下冲程抽油时,柱塞3下行,固定阀球15上部压力增大而关闭,同时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上游动凡尔2和下游动凡尔12开启,柱塞3上部和下部的液体联通,柱塞3能够正常下行;在此过程中柱塞3和短泵筒7、密封衬环9之间的密封与上冲程一样,可以将井液中的杂质有效阻挡在内管与外管5之间的环空中。柱塞3的这种上下往复运动,不仅实现了抽油的目的,还有效提高了密封性,减少井液漏失,降低泵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临盘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4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动角码
- 下一篇:用于车辆肘靠的锁闩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