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科护理用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709.7 | 申请日: | 2013-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任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任彤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A61G7/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科 护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护理用床。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儿科护理床主要由床板和床体组成,结构单一,当为婴幼儿进行输液治疗时,通常是将注射针头扎在婴幼儿的头部,为了防止针头脱落、松动,一般都由医护人员或陪护家长抱着婴幼儿来看护,增加了劳动力。而在为儿童进行输液治疗时,则是使用输液架,但由于儿童多为活泼好动,经常在护理床上玩耍或来回走动,易划伤床体,易损坏,当远离输液架时,输液管极易牵动针头造成针头松动,给儿童带来痛苦。同时,当接诊的患儿较多时,经常会因为没有床位而不能即时为患儿治疗,延误了病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床,结构合理具有多种功能,当为婴幼儿进行输液治疗时,不需医护人员及家长的看护,可安全的为婴幼儿输液,减轻了劳动力,当为儿童进行输液时,输液架可随床体移动,儿童在来回玩耍时能够顺利输液。同时,当患儿较多时,也能及时的为患儿治疗,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儿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床头、床腿,所述床体由钛合金制成,所述床体一端设有床头,所述床体两侧分别设有护栏,所述床体上面设有头部固定槽,所述床体一侧设有滑槽,所述床体上部设有输液架,所述输液架通过滑块与所述滑槽连接,所述床体下部两侧分别设有轨道,所述床体下端一侧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通过滑轮与所述轨道连接,所述活动板下部两侧均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活动板由转轴连接,床体、床头、活动板表面均设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
所述头部固定槽呈敞开式半球状。
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合理,方便实用,成本低,利于推广,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床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床体;2-床腿;3-护栏;4-支撑杆;5-凹槽;6-活动板;7-床头;8-头部固定槽;9-输液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儿科护理用床,包括床体1、床头7、床腿2,所述床体1由钛合金制成,钛合金具有材质轻、耐腐蚀等优点,增加了床体的使用寿命。所述床体1一端设有床头7,所述床体1两侧分别设有护栏3,儿童在床上玩耍时,可避免跌落。所述床体1上面设有头部固定槽8,所述头部固定槽8呈敞开式半球状,当为婴幼儿进行输液治疗时,可将婴幼儿的头部放在头部固定槽内,由于头部固定槽呈敞开式半球状,所以婴幼儿头部不会来回滚动,能有效防止针头脱落、松动,不需医护人员及家长的看护,减轻了劳动力。所述床体1一侧设有滑槽,所述床体1上部设有输液架9,所述输液架9通过滑块与所述滑槽连接,输液架可在床体上来回移动,当为儿童进行输液时,输液架可根据儿童的移动来调整,避免由于输液管牵动针头造成的针头松动,减轻了儿童的痛苦。所述床体1下部两侧分别设有轨道,所述床体1下端一侧设有活动板6,所述活动板6通过滑轮与所述轨道连接,当接诊的患儿较多需要更多床位时,可抽出床体下部的活动板做为临时的床位,使用方便。床体、床头、活动板表面均设有三氧化二铝耐磨层,能增加耐磨性,防止儿童将床体、床头、活动板划伤。所述活动板6下部两侧均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与所述活动板6由转轴连接,转动支撑杆与活动板呈90°,可将支撑杆做为床腿使用,可牢牢固定和支撑住活动板。
在使用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查看活动板6能否正常滑动。这种儿科护理用床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为医护人员解决很大困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任彤,未经王任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织培养容器
- 下一篇:一种树干栽培石斛用的保湿草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