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合金护套铁路贯通地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69940.6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6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殷明顺;申涌;陈社;王冬梅;谢璞;刘江峰;韩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5/00 | 分类号: | H01B5/00;H01B5/08;H01B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1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护套 铁路 贯通 地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系统使用的一种地线,具体地说是一种合金护套铁路贯通地线。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系统建设技术及设施的高速发展,列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对铁路行车指挥的自动化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沿铁路干线全长敷设贯通的地线,形成综合的地下系统,以便保证在通信、信号、电力、牵引供电等各各系统及设备之间实现等电位连接,消除不同设备及系统之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导致的电磁干扰以及对人身或者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此外还为满足回流需要,确保系统设备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目前所使用的具有合金护套的贯通敷设铁路干线的地线的合金护套主要是铝合金护套和铜合金护套两种。两种护套的中心均包裹着由7根或者更多根TR型软圆铜线(即退火铜线)同心绞合而成的绞合导体。所使用的具有所述两种合金护套的地线分别有以下缺点:具有铝合金护套的地线存在铜、铝两种金属之间由于电极电位不同导致的电化学腐蚀的问题,铝合金护套在横向流过电流时会加快腐蚀;具有铜合金护套的地线采用铜合金带材,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变形困难,焊接性能不稳定,连续加工能力低,且铜合金护套连续钝化技术实现难度较大、成本高以及铜合金带的价格较高,导致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耐腐蚀,连续加工能力强的地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合金护套铁路贯通地线,包括绞合导体及包覆在所述绞合导体外的合金护套层,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合金护套层包括铝合金层,所述铝合金层内表面镀有第一镍层、铝合金层外表面镀有第二镍层,所述第一镍层的内表面镀有第一锡层,所述第二镍层外表面上镀设有第二锡层;第一锡层的内表面与所述绞合导体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铝合金层与第一镍层、第二镍层、第一锡层、第二锡层叠加后的总厚度为1mm,其中所述第一镍层、第二镍层的厚度均为0.5μm,所述第一锡层、第二锡层的厚度均为2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可避免铜、铝两种金属之间由于电极电位不同而导致的电化学腐蚀,并可延缓外界酸、碱、盐等对铝合金护套的腐蚀,提高使用寿命,并且制备该合金护套层的原材料成本低廉、易加工、环保无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中:1绞合导体,11软圆铜线,2合金护套层,21铝合金层,22第一镍层,23第一锡层,24第二镍层,25第二锡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合金护套铁路贯通地线,包括绞合导体1及包覆在所述绞合导体1外的合金护套层2,所述合金护套层2包括铝合金层21,所述铝合金层21内表面镀有第一镍层22、铝合金层21外表面镀有第二镍层24,所述第一镍层22的内表面镀有第一锡层23,所述第二镍层24的外表面上镀设有第二锡层25;第一锡层23的内表面与所述绞合导体1接触。
所述铝合金层21与第一镍层22、第二镍层24、第一锡层23、第二锡层25叠加后的总厚度为1mm,其中所述第一镍层22、第二镍层24的厚度均为0.5μm,所述第一锡层23、第二锡层25的厚度均为2μm。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绞合导体1是由七根TR型的软圆铜线11同心绞合而成的,绞合方式采用的是现有的一加六式的绞合形式。
在所述绞合导体1外表面包覆的合金护套层2是将铝合金带型材作为基础材质,为满足铝镀锡的工艺性能及镀锡层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优先在铝合金带的整个表面镀一层0.5μm的镍层(即所镀的镍层将铝合金带包裹在内),然后进一步在镍层的整个表面上镀一层2μm的锡层(即所镀的锡层将包裹在铝合金带上的镍层包覆在内),因为镀锡及其合金是一种可焊性良好并具有一定耐蚀能力的涂层,在电子元件、印制线路板中广泛应用。锡层的制备除热浸、喷涂等物理法外,电镀、浸镀及化学镀等方法因简单易行已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699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冷电缆及包含其的无芯中频感应炉
- 下一篇:车标粘贴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