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155.2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珠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排泥竖流式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具体为一种沉淀池。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用水量逐渐增加,并且污染越来越严重。然而,城乡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同时国家制定的污水排放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利用接触絮凝原理以去除水中悬浮物的竖流式沉淀池,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在国际上开始应用,但是占地多、水头损失大,排泥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解决现有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占地多、排泥繁琐并且水头损失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包括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的池体,所述池体上部设置一圈的集水沟,所述集水沟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所述池体中央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部设置两个圆台形导流斗;所述池体一侧设置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底部设置有一个圆台形吸泥斗,所述吸泥斗设置在池底中央,吸泥斗底部距离池底20~150毫米。
所述两个圆台形导流斗的上导流斗底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孔,中央圆孔直径是其它圆孔的3~4倍。
所述两个圆台形导流斗的下导流斗顶端焊接在上导流斗挡水板的中央,下导流斗底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孔,圆孔直径大小一致。
所述吸泥斗的大口向下,小口与排泥管一端焊接。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占地少并且水头损失小,同等处理水质和水量,占地节省15%以上,水头损失少于2米,并且排泥彻底还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池体(1)、进水管(2)、导流斗(3)、排泥管(4)、吸泥斗(5)、出水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水力排泥竖流式沉淀池,包括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的池体,池体可以是钢结构也可以钢混结构,池深度为3米~7.5米,池体上部设置一圈的集水沟,集水沟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口,池体中央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底部设置两个圆台形导流斗,两个圆台形导流斗的上导流斗底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孔,中央圆孔直径是其它圆孔的3~4倍,两个圆台形导流斗的下导流斗顶端焊接在上导流斗挡水板的中央,下导流斗底部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上设置有若干圆孔,圆孔直径大小一致。池体一侧设置有排泥管,排泥管底部设置有一个圆台形吸泥斗,吸泥斗设置在池底中央,吸泥斗的大口向下,小口与排泥管一端焊接,吸泥斗底部距离池底20~150毫米,管道、导流斗以及吸泥斗的材质可以是碳钢、不锈钢、塑料或者玻璃钢的一种。
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珠,未经陈凤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1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政治教师用办公桌
- 下一篇:一种家用饮水机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