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334.6 | 申请日: | 2013-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夭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夭望 |
主分类号: | A61B17/326 | 分类号: | A61B17/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7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环握持式 包皮 环切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泌尿外科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双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包皮环切器大约分为三大类:单环握持式、双环卡压式、缝合钉切割式。单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手术时将握持式环罩住龟头,固定包皮后,外用丝线捆扎后,去除握持柄,此法操作简单,但容易出现丝线滑脱,创面出血;双环卡压式包皮环切器,是先在阴茎冠状沟处置入一内环,再在包皮外卡压外环,此种方法创面整齐,出血少,组织难于滑脱,但操作中内外环不稳定,容易出现移位;缝合钉切割式包皮环切器,创面整齐,但操作相对比较复杂,术后相比其他方法出血发生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泌尿外科治疗包茎及包皮过长的双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双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特征在于,其由环形缝合器及可卡接在环形缝合器内的嵌套器两个部件构成,所述的环形缝合器由环体及连接在环体上的握持柄构成,环体由两个活动连接并围绕活动连接点合拢后呈圆环的半圆环构成,所述的半圆环由较厚的外半环及连接在外半环内圆的较薄的内半环构成,两个外半环的一端为错位式的活动连接点,另一端外沿设置有错位配合的锯齿状连接卡口,两个内半环的两端各设置有错位配合的定位卡条,所述的握持柄连接于锯齿状连接卡口的外沿,所述的嵌套器由筒体及分别连接在筒体两端的筒管及手柄构成,筒管上套有橡胶套,手柄与筒体的连接处为弧形。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内半环的内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凸起。
本实用新型中,在握持柄与锯齿状连接卡口的连接处,设置有薄而易于折断的易折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在两个内半环开口端设置的定位卡条上,设置有能防止定位卡条易于折断的加强条。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嵌套器的筒管为开口端大另一端小的锥筒形,在筒管开口端管壁上开有一个缺口。
原理:将嵌套器罩在龟头上,将多余的包皮套在嵌套器的橡胶套上,然后将环形缝合器套在包皮外围后利用锯齿状定位卡口收紧并固定环形缝合器,再折除握持柄与手柄以免造成配带不便,多余的包皮就被紧紧卡在嵌套器的橡胶套与环形缝合器的两个内半环之间,多余的包皮最终因血脉不流通而坏死脱落,从而达到环切包皮的目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快捷,固定稳靠,不会产生移位,创面整齐,出血少,性能稳定可靠并可避免常规包皮环切术的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环形缝合器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环形缝合器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环形缝合器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环形缝合器闭合后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之嵌套器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嵌套器左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嵌套器俯视图。
图中:1--握持柄2--活动连接点3--外半环4--内半环
5--锯齿状连接卡口6--定位卡条7--筒体8--筒管9--手柄
10--橡胶套11--小凸起12--易折部分13--加强条14--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如下:
双环握持式包皮环切器,特征在于,其由环形缝合器及可卡接在环形缝合器内的嵌套器两个部件构成,所述的环形缝合器由环体及连接在环体上的握持柄1构成,环体由两个活动连接并围绕活动连接点2合拢后呈圆环的半圆环构成,所述的半圆环由较厚的外半环3及连接在外半环内圆的较薄的内半环4构成,两个外半环的一端为错位式的活动连接点,另一端外沿设置有错位配合的锯齿状连接卡口5,两个内半环的两端各设置有错位配合的定位卡条6,握持柄连接于锯齿状连接卡口的外沿,所述的嵌套器由筒体7及分别连接在筒体两端的筒管8及手柄9构成,筒管上套有橡胶套10,手柄与筒体的连接处为弧形。
使用时,将嵌套器从筒管端罩在龟头上,并将多余的包皮包在嵌套器的橡胶套上,然后将环形缝合器张开,并套在包皮外围后利用锯齿状定位卡口收紧并固定环形缝合器,再折除握持柄与手柄以免造成配带不便即可。如此,多余的包皮就被紧紧卡在嵌套器的橡胶套与环形缝合器的两个内半环之间,多余的包皮最终因血脉不流通而坏死脱落,从而达到环切包皮的目的。
为了防止卡在嵌套器上的环形缝合器滑动或脱浇,在内半环的内沿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夭望,未经赵夭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3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MT片材压制模具
- 下一篇:高阻隔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