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虹吸式吸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563.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7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雷;潘德扣;范公明;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宜净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24 | 分类号: | 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曾少丽 |
地址: | 578101 海南***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虹吸 式吸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虹吸式吸泥机。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现有市场上使用的虹吸式吸泥机,在普通的排水工程中,沉淀池常用机械排泥装置,这种装置广泛的应用于池面与池面相对高度较高的平流式(矩形)沉淀池沉积污泥的刮吸排除,这种非自动化的排泥装置在斜管(板)矩形沉淀池的沉淀污泥排除不到位,造成大量污染,给排水工程增加了大量污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虹吸式吸泥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虹吸式吸泥机,包括设置在池底上方的行车梁,所述行车梁两侧的底部位置对称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车梁沿池底往复移动的伺服驱动装置;所述行车梁下方设置有由水射器抽吸结构构成的虹吸系统;所述虹吸系统下方沿行车梁方向设置有由多块具有倾斜曲面的集泥板拼接而成的集泥装置;相邻的所述集泥板之间设置有由所述虹吸系统控制的吸泥嘴。
进一步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由设置在所述行车梁内的可编程控制装置同步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虹吸系统将抽吸的污泥通过虹吸排泥管连续排出池外;所述虹吸排泥管的出口处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吸泥嘴的进泥口处设置有十字形过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吸泥机结构简单,操作管理方便,不易发生故障。行车梁控制的自动化程度高,对污泥干扰小,水射器构成的虹吸系统排泥效果好。同时,可根据污泥沉淀情况开启或关闭阀门来调整排泥次数,提高沉淀效果。十字形过滤结构便于在吸泥过程时,去除其他杂物,排除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一种虹吸式吸泥机,包括设置在池底上方的行车梁2,所述行车梁2两侧的底部位置对称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车梁2沿池底往复移动的伺服驱动装置1;所述行车梁2下方设置有由水射器抽吸结构构成的虹吸系统5;所述虹吸系统5下方沿行车梁2方向设置有由多块具有倾斜曲面的集泥板4拼接而成的集泥装置;相邻的所述集泥板4之间设置有由所述虹吸系统5控制的吸泥嘴8。其中,所述伺服驱动装置1由设置在所述行车梁2内的可编程控制装置6同步驱动。所述虹吸系统5将抽吸的污泥通过虹吸排泥管3连续排出池外;所述虹吸排泥管3的出口处设置有阀门7。所述吸泥嘴8的进泥口处设置有用于去除其他杂物的十字形过滤结构(图中未标出)。
工作时,可编程控制装置6控制伺服驱动装置1同步驱动行车梁2并带动虹吸系统5和集泥装置沿池底往复移动。集泥装置通过集泥板4不断收集污泥,收集到的污泥通过吸泥嘴8不断被虹吸系统5抽吸,并通过虹吸排泥管3连续排出池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宜净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宜净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5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