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地暖局部过热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623.6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5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畅;田夏 |
主分类号: | F24D19/10 | 分类号: | 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恒华智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区长钊 |
地址: | 463000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过热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地暖局部过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地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采用的众多采暖方式的一种。其总体发热、房间温度均衡度相比于其它采暖方式更具优势。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采暖发热方式因能耗大,污染大,使用费用高,逐渐被淘汰。电地暖因其环保,节能,使用费用低廉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现有电地暖包括铺设在房间地表的若干个电热膜、设置在任一电热膜上的温度感应器、与全部电热膜连接的主温控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主温控器连接,通过主温控器能够控制房间采暖温度。但是总温控器只能监控整个房间一个点的温度,无法顾及电热膜局部温度,因此电地暖在使用中容易出现局部过热引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地暖局部过热保护装置,采用多点密集式监测电热膜的温度,防止电地暖局部过热引发事故。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地暖局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铺设在房间地表的若干个电热膜、设置在任一电热膜上的温度感应器、与全部电热膜连接的主温控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与主温控器连接;每一个电热膜均连接有一个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同时连接设置在该电热膜上的测温电阻;所有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与主温控器连接。
优选地,每一个电热膜上分布2~3个测温电阻,分布间距为10~15cm。大大增加了装置对于电热膜温度检测的敏感度。
优选地,所述测温电阻为白金丝、铜丝、钨丝或者热敏电阻。
测温电阻感应电热膜的温度,反馈到控制该电热膜的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自动断电或者接通。其中,当测温电阻感应到某一电热膜温度高于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所设定的温度时,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自动断电,避免该电热膜局部过热;当测温电阻感应到该电热膜温度降低到某一设定温度时,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自动接通,为电热膜加热。而主温控器则继续工作,不影响房间整体供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针对房间内铺设的每一个电热膜均连接有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测温电阻感应到电热膜的实时温度后反馈到该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自动断电或者接通,从而精确控温,避免电热膜局部过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电地暖局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铺设在房间地表的若干个电热膜10、设置在任一电热膜上的温度感应器20、与全部电热膜连接的主温控器30,所述温度感应器20与主温控器30连接,每一个电热膜10均连接有一个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同时连接设置在该电热膜10上的热敏电阻50;所有的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均与主温控器30连接。
进一步地,在每一个电热膜10上分布2个热敏电阻,分布间距为10~15cm,能够大大增加了装置对于电热膜温度检测的敏感度。
当热敏电阻50感应到电热膜10温度高于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所设定的温度时,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自动断电,避免该电热膜局部过热;当热敏电阻50感应到电热膜10温度降低到某一设定温度时,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自动接通,为电热膜加热。而主温控器30则继续工作,不影响房间整体供暖。
主温控器30只能通过温度感应器20检测整个房间一个点的温度,但是通过上述各个电热膜10所连接的电子式不可调节温控器40,能够多点密集式监控各个电热膜的局部温度,从而有效地防止局部过热。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畅;田夏,未经刘畅;田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