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626.X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宋云山;蔡景春;齐立东;马双双;高宝龙;解长永;马秋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6 | 分类号: | C21B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1000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高炉 煤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煤气换热器箱体及管束耐腐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煤气换热器由于换热效果好结构简单、换热经济效益显著在高炉热风炉煤气预热中得到广泛应用。
煤气换热器运行过程中由于预热介质中含有酸性物质而造成对煤气换热器箱体、底板及换热器管束的腐蚀,该腐蚀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引起,其一是由于高炉冶炼产生的粗煤气中含有氯离子,经过除尘系统后氯离子以水溶液形式以较低温度(30℃左右)进入煤气换热器,氯离子水溶液经煤气换热器加热后水分蒸发,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加最终以晶体形式吸附在煤气换热器箱体及管束上,形成低温电化学腐蚀,易造成煤气箱体泄漏煤气,管束泄漏而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其二是由于煤气换热器入口处介质预热温度低,介于酸性物质低温露点区间,造成煤气换热器箱体及管束低温露点腐蚀。
由于以上原因原煤气换热器箱体剂管束易被酸性物质腐蚀泄漏,使煤气换热器寿命低,煤气换热器运行成本高,运行安全隐患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提高煤气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及运行安全性的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包括:
换热器入口端、换热器出口端、换热器箱体、换热器管束;
换热器入口端和换热器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箱体两侧上;
换热器管束设置在换热器箱体内;
所述换热器管束外壁上设有第一防腐层;
所述换热器箱体内壁上设有第二防腐层;
所述换热器箱体底板上表面上设有第三防腐层;
所述换热器箱体底板夹层中设有填充层。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箱体底板包括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所述填充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防腐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上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腐层、第二防腐层及第三防腐层的厚度为0.15-0.25mm。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的体积与所述第一底板及第二底板之间的间隙体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层为耐热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腐层的高度小于等于1m,且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箱体内壁的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腐层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入口端的前三排所述换热器管束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从煤气换热器腐蚀机理不同出发,在不需要改变煤气换热器工作条件的前提下,采用防腐层及填充层设计,有针对性的解决了煤气换热器部件易腐蚀损坏的难题,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及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腐蚀的高炉煤气换热器与现有烟气换热器配合工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入口端1、换热器出口端2、换热器箱体3、换热器管束4。换热器入口端1和换热器出口端2分别设置在换热器箱体3两侧上。换热器管束4设置在换热器箱体3内。换热器箱体底板包括第一底板5-1及第二底板5-2。
如图2所示,换热器入口端1前三排的换热器管束4外壁上设有第一防腐层6,防止换热器入口端1的换热器管束4被煤气中的酸性物质腐蚀。换热器煤气入口端1煤气由低温向高温转化,这时换热后的煤气温度较低,易形成氯离子低温露点腐蚀,所以在前三排的换热器管束4外壁上做防腐处理,而在全部换热器管束4上做防腐一是增加成本,二是易影响换热效果。
换热器箱体内壁上设有第二防腐层7,将煤气中的酸性物质与换热器箱体3隔开,因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水份,水中含有腐蚀性氯离子化合物(溶解在水中),煤气中的液态水沉积在换热器箱体3的下部,水份随煤气进入煤气换热器后一起被预热,温度达到100℃后水分蒸发,氯离子化合物浓度逐渐增加,当氯离子化合物浓度达到饱和状态时开始结晶析出,结晶的氯离子化合物沉积在换热器箱体3的底部及侧壁300mm以下部位,为了将换热器箱体3底板及侧壁与氯离子隔离,所以采取第二防腐层7的高度小于等于1m,且设置在换热器箱体3内壁的下端,如果将第二防腐层7设置在整个侧壁上会引起成本的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6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