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0785.X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6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利兵;史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F28F17/00;F28F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煤气 列管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特别是一种用于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煤气净化系统列管散热器,主要是为保护高炉煤气净化系统筒体布袋安全运行,防止高温荒煤气烧损正在运行中的布袋,通过列管散热器对高温荒煤气进行强制降温。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包括列管、集水盘和下箱体,集水盘位于下箱体顶部,列管位于集水盘上表面,所述列管呈圆形阵列分布,圆形阵列的圆心在下箱体的回转中心上。
由于有时需要向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列管上喷冷却水来帮助对气体进行冷却,所以在列管的下方设计有集水盘,现有技术中集水盘上表面为平面,容易造成集水盘上的积水无法有效及时排尽,在集水盘的上表面形成长期积水,这样散热器列管底部就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散热器列管严重腐蚀,缩短散热器的使用寿命。荒煤气的流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荒煤气长期对散热器列管冲刷,导致散热器列管变薄,甚至穿孔泄漏,荒煤气外泄,降低散热器使用寿命。空气中的粉尘容易附着在散热器列管根部集水盘上,无法及时清除,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包括列管、集水盘和下箱体,集水盘位于下箱体顶部,下箱体包括内部容腔,列管位于集水盘上表面,列管与下箱体的内部容腔连通,所述列管呈圆形阵列分布,圆形阵列的圆心在下箱体的回转中心上,集水盘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进一步的是,所述集水盘的上表面为中间高四周低的球面,且球面的中心在下箱体的回转中心上。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排水槽,所述排水槽与集水盘的边沿相连,所述排水槽的高度低于集水盘的最低高度。
进一步的是,所述排水槽为环形。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进口与排水槽底部相通。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与列管的底部连接,且导流管位于下箱体内部容腔内。
进一步的是,位于下箱体内部容腔的导流管的长度大于40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集水盘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集水盘上的积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向集水盘四周边沿,这样集水盘上就不会形成长期积水,防止散热器因长期浸泡在水中的列管底部受到严重腐蚀而报废,提高了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散热器列管在荒煤气的长期冲刷作用下变薄,甚至穿孔泄漏,造成荒煤气外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的列管底部增加了导流管,且导流管位于下箱体内部容腔内,即使导流管底部变薄,穿孔,荒煤气也不会泄漏在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的外部与周围环境中的空气接触,无需维修或更换高炉荒煤气列管,延长了高炉荒煤气列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列管1、集水盘2、下箱体3、排水槽4、排水管5、导流管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包括列管1、集水盘2和下箱体3,集水盘2位于下箱体3顶部,下箱体3包括内部容腔,列管1位于集水盘2上表面,列管1与下箱体3的内部容腔连通,所述列管1呈圆形阵列分布,圆形阵列的圆心在下箱体3的回转中心上,集水盘2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
由于集水盘2上表面的高度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这样如果集水盘2上任意位置有积水,那么在重力作用下,积水会沿集水盘2的上表面向四周流动,这样在这样集水盘2上就不会形成长期积水,可以防止散热器列管1的底部长期浸泡在水中,造成列管1底部严重腐蚀而损坏,延长了高炉荒煤气列管散热器的使用寿命,流动的积水还可以清除覆盖在集水盘2上的粉尘。
具体实施时集水盘2可以采用中间高四周低的球面,且球面的中心在下箱体的回转中心上。由于球面符合中间高四周逐渐降低的特点且球面的形状规则方便生产制造,球面的中心在下箱体的回转中心上,这样可以保证集水盘2上表面的中心位置处的高度最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07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