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操控及报警的有线汽车音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105.8 | 申请日: | 2013-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87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志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志贤 |
主分类号: | G11B19/02 | 分类号: | G11B19/02;G06F3/01;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操控 报警 有线 汽车 音响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音响,特别是一种智能操控及报警的有线汽车音响设备。
背景技术
如今的生活中,汽车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甚至超出了代步工具的概念。于是,汽车中的各种附加的功能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驾驶的时候同时享受音乐的乐趣是大家都喜欢的驾驶状态,于是车载的卡带式音响,车载CD播放器,车载VCD/DVD播放器,车载MP3播放器都应运而生了,大大丰富了人们在驾驶时候的乐趣。但是这些音乐的播放装置都存在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其歌曲选择和播放的状态需要人们用手进行调节和控制,这对于驾驶人员是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当要播放的音乐越来越多的时候,要选择喜欢的音乐播放就需要不断去调节,例如,音乐的播放清单里有1000首音乐,驾驶员听完第三首以后想听第三百首的话,这个调节的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也是难以忍受的。而且除了驾驶员以外,目前很多乘客也可以手动去控制音乐的选择,驾驶途中如果驾驶员旁边以及身后的人手动去控制音乐选择,对驾驶的安全性产生威胁,而且会影响到驾驶员的情绪。所以市场需要一种单独供驾驶员控制,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控制,而且驾驶员不需要手动选择,只需要发出声音命令即可操控的汽车音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独供驾驶员控制,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控制,而且驾驶员不需要手动选择,只需要发出声音命令即可操控的智能操控及报警的有线汽车音响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操控及报警的有线汽车音响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语音接收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图像摄取模块,图像识别模块,音乐报警模块,还包括中央处理模块,信息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音响播放单元,其中该语音接收模块与语音识别模块相连,该语音识别模块与该音乐报警模块相连,同时图像摄取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相连,而图像识别模块也与音乐报警模块相连,所述音乐报警模块和中央处理模块相连,并且该信息存储模块,显示模块以及音响播放单元分别与该中央处理模块相连,上述各个模块以及音响播放单元间的信息传输采用有线连接传输的方式实现;
语音接收模块进一步包括麦克风,所述麦克风设置于驾驶员前面的方向盘上,用于接收语音信号,该麦克风采用有线方式将声音传输给语音识别模块,语音识别模块将声音信息和预先录入的驾驶员声音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和声音命令传给音乐报警模块;
所述的图像摄取模块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于驾驶员前面的方向盘上,用于摄取图像信号,该摄像头采用有线方式将图像传输给图像识别模块,图像识别模块将识别的图像信息和预先录入的驾驶员头像信息进行比对识别并将识别结果传输给音乐报警模块;
所述音乐报警模块接收来自于语音识别模块和图像识别模块的信息并比对,如符合预先录入的声音和图像信息则将其传给中央处理模块进行下一步控制,如反之不符合则向使用者发出音乐报警信息并拒绝其声音命令。
根据以上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智能控制,保证单独供驾驶员控制,其他人员不能随意控制,而且驾驶员不需要手动选择,只需要发出声音命令即可操控,使用方便,同时保障了驾驶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操控及报警的有线汽车音响设备,其语音识别模块包括:针对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模块。在针对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模块中,用户需要事先对每一个词条进行训练。在训练阶段,用户每个词条依次说数遍,语音识别模块提取词条的特征量,并将特征量按序列存入存储模块中。在识别阶段,语音识别模块将输入词条的特征量依次与信息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每一个特征量进行相似度比较,将相似度大于预定值的词条作为识别结果输出。针对特定人的识别单元识别的词条数目一般在1000条以下,识别性能随着词条数目的增加会有明显的下降,并且对于不同用户、在不同的噪声环境中,以及不同的时间相同用户的不同生理、心理状态下,系统的性能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志贤,未经袁志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