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转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627.8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林;吴瑞雯;潘秀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9/02 | 分类号: | F16H59/02;F16H63/32;F16B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15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箱 换挡 机构 齿圈转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转销,属于汽车变速箱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应用在车辆上,是进行机械动力转换的机械或液压设备。变速箱换挡机构采用齿圈进行传动,用于换挡换向的齿圈有的用拨环进行固定,有的用转销进行固定,1/2挡拨叉往往和转销进行装配,转销在于齿圈进行配合,3/4挡拨叉一般与拨环装配,拨环再与齿圈配合。转销在换挡机构上的具体装配结构参见图1。换挡机构通过拨叉转动转销,转销带动齿圈转动,使得齿圈与对应的齿轮进行啮合,达到换挡的目的。
转销用于带动齿圈进行换挡旋转的受力部分为其头部位置,针对汽车变速箱而言,其换挡机构的总成图参见图1,换挡机构由各种钣金件装配而成,其中,转销需要来回进行运动,其重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换挡所需的力的大小,现有的转销,其整体上均为钢材质,装配在换挡机构上造成重量较重,换挡所需的力往往需要更大,若采取手动换挡会造成操作者进行换挡比较费力,若采取自动换挡也会消耗更多的动力,比较耗能,成本较高。
目前,为了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尽量降低配件自身的重量已经成为汽车开发过程中的趋势,但是,降低重量后,仍然要保证汽车使用的可靠性,确保质量不能降低,这确实汽车研发过程中的一大困难。针对转销来说,其具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的要求,其余齿圈接触的部分还需要足够 的耐磨强度,而确保换挡机构的可靠性,成为本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能减轻换挡所需的外力,降低换挡能耗,而同时确保换挡机构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齿圈转销,所述齿圈转销包括呈矩形体的插入端,和与换挡拨叉进行连接的受力端,所述插入端外层设有一层塑料罩壳。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在于:在齿圈转销的主体外层包设一层塑料罩壳,塑料罩壳的外侧作为齿圈转销的实际工作面,由于塑料材质本身具有耐磨和防滑的特点,从而加强了转销的强度,此外,由于使用塑料罩壳,使得转销整体的重量有所减轻,使得换挡所需的外力也更小,换挡更轻松,更节约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罩壳的厚度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塑料罩壳的宽度等于对应齿圈的槽宽。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转销的主体为钢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转销是汽车变速箱一挡和二挡的换挡转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换挡机构进行换挡所需外力减小,换挡更轻松。
2)变速箱的质量有所减轻,降低了车体重量,降低了油耗。
3)塑料罩壳的耐磨性能佳,可靠性与抗疲劳强度均能满足原有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的钣金件装配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齿圈转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齿圈转销主体与塑料罩壳进行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首先,对齿圈转销的用处进行以下介绍:参见图1,图1表示了汽车变速箱换挡机构中的钣金件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齿圈转销的头部的插入端呈矩形体,齿圈转销固定在U形钣金件的两端,分别可以绕轴转动,齿圈的外部具有凹槽,齿圈转销的插入端嵌入该凹槽内,与齿圈实现装配,换挡时,由齿圈拨环带动齿圈进行转动,齿圈与原有的齿轮分离,再与另一个齿轮啮合,实现换挡。
本实用新型对齿圈转销进行了改造,参见图2、3,将钢材质的齿圈转销主体的插入端制作的较通常情况更薄,然后再其上套接一个塑料罩壳,塑料罩壳直接与齿圈进行接触,带动齿圈换挡旋转。由于设置了塑料罩壳,所以齿圈转销主体的材质可以做的更薄,从而其质量也更轻,使得换挡所需的外力也更小,换挡更轻松。
本实施例的齿圈转销是汽车变速箱一挡和二挡的换挡拨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等效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亮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电湿润干涉式可调适穿透型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