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2971.7 | 申请日: | 201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3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康汇洪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王玉松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取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杯,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取样杯。
背景技术
现阶段,人们为了了解一些同物质的共性特征,往往采取取样的概念,特别是在一些医学领域及生物领域,都需要通过抽取一定的样品作为测试对象。对于液体的检测,必须借助于取样杯,通过取样杯或者试管等进行检测,查看液体的特性或者反应情况,现有的取样杯都是一个储液室的,当科研人员在取样杯抽取样品时,将会对整个取样杯内的液体操作,因此,取样杯内的液体只能测试一次,同时,取样杯还会由于人为晃动而造成液体外流污染周围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杯体稳定性好、杯内液体可多次测试的液体取样杯。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包括杯体,其中:杯体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离板,将杯体分隔为第一储液室与第二储液室,第一储液室的杯体外围高度高于第二储液室的杯体外围高度,隔离板的高度与第一储液室的杯体外围高度相同,隔离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第一储液室与第二储液室的半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通孔设置的高度为第二储液室的1/2及以上高度处。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杯体外侧设置有资料登记卡放置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杯体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杯体底部设置有吸盘。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其中所述杯体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取样杯内液体不能多次使用,浪费样液,由于人为晃动或者杯体放置不稳而造成液体外流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杯体稳定性好、杯内部液体可多次测试,与现有取样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液体取样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杯体1、第一储液室5、第二储液室4、隔离板3、资料登记卡放置装置6、吸盘2。杯体1由透明材质构成,方便观察杯体内液体情况。杯体1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离板3,将杯体1分隔为第一储液室5与第二储液室4,第一储液室5的杯体1外围高度高于第二储液室4的杯体1外围高度,隔离板3的高度与第一储液室5的杯体1外围高度相同,隔离板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通孔设置在第二储液室4的1/2及以上高度处。杯体1外侧设置有资料登记卡放置装置6,杯体1的一侧设置有刻度线7。杯体1底部设置有吸盘2,可以很好的固定杯体。
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取样杯设置有两个储液室,取样时通过第一储液室5接触液体,然后液体通过隔离板3上的通孔进入第二储液室4,由于第二储液室4和第一储液室5设置有隔离板3,因此,在第一储液室5进行实验时,不会影响到第二储液室4。当需要新的液体时,直接从第二储液室4倾倒,使用非常简单。由于杯体1底部设置有吸盘2,可以很好地稳定杯体,防止人为晃动而造成液体外流污染周围环境等问题发生。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取样杯的设计,有效的解决了现阶段取样杯内液体不能多次使用,浪费样液,由于人为晃动或者杯体放置不稳而造成液体外流污染周围环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杯体稳定性好、杯内液体可多次测试,与现有取样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康汇洪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康汇洪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2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