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106.4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启峰;徐文捷;傅水德;陈忠池;郑奕亮;李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10 | 分类号: | F01N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07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抗 复合型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柴油发电机组的柴油机消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背景技术
柴油发电机广泛用于工厂、医院、船舶、应急救灾等,但其噪声污染十分严重,随着国家法律法规对噪声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柴油机噪声的控制也越来越重要,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柴油机发电机组的排气消声器的消声性能考虑,其涉及的频率范围包括了高频、中频和低频。
消声器类型很多,按其降噪原理主要有如下五种类型: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式消声器、微穿孔板消声器和扩散性消声器。
阻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利用吸声材料来消减噪声。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通道内壁或按一定的方式在管道中排列起来,就构成了阻性消声器,与电学类比,吸声材料就相当于电阻,故称阻性消声器。消声的频率特性:具有中、高频消声性能。
抗性消声器的消声原理:通过控制声抗的大小来进行消声的。与阻性消声器不同,它不使用吸声材料而是在管道上接截面积突变的管段或旁接共振腔,利用声阻抗的改变,使某些频率的声波在声阻抗突变的界面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从而在消声器的外测,达到了消声的目的,消声的频率特性:具有中、低频消声性能。
复合式消声器的消声原理:把阻性与抗性两种消声原理通过适当结构复合起来而构成的。可定性地认为阻性和抗性在同一频带的消声值的叠加(并非简单的叠加关系)。消声的频率特性:具有低、中、高频消声性能。
微穿孔板消声器的消声原理:利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制成的消声器。包括的形式:单层微穿孔板、双层微穿孔板等。消声的频率特性:具有低、中、高频的宽带消声性。
小孔喷注消声器的消声原理:不是在声音发出后进行消除,而是从发生机理上使干扰噪声减小。喷注噪声值频率与喷口直径成反比,如果喷口直径变小,喷口辐射的噪声能量将从低频移向高频(频移),于是低频噪声被降低,而高频噪声反而升高,如果孔径小到一定值时,喷注噪声将移到人耳不敏感的频率范围。消声的频率特性:具有低、中、高频的宽带消声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声学性能良好,可分别针对高频、中频和低频分段消声的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抗复合型消声器,所述的消声器本体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尾管,所述的进气管设有法兰,所述消声器本体设有夹层是由消声器壳体内壁填充吸声材料,并在其吸声材料表面设置微穿孔板所形成的夹层结构,所述的消声器本体是具有一个阻抗复合消声结构由扩张腔室Ⅰ、扩张腔室Ⅱ和内插管组件组成,扩张腔室Ⅰ连接着扩张腔室Ⅱ,扩张腔室Ⅱ装设有内插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插管组件由内插管、前隔板和后隔板组成,前隔板和后隔板上设置有内插管,其内插管分别均布在以前隔板和后隔板作中心的圆上。所述的内插管一端设有冲孔,其冲孔端的管口为封闭,另一端无冲孔无封闭。所述的前隔板和后隔板上的内插管的其冲孔端相向,并其交叉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阻抗复合消声结构采用扩张腔室Ⅰ、扩张腔室Ⅱ和内插管组件组成,声波与气流在扩张腔室Ⅰ的在管道内发生反射、干涉等现象,然后其余的反射的声波与气流进入到扩张腔室Ⅱ的内插管组件,先从前隔板的内插管进入,再从后隔板的内插管的冲孔端进入后排出,以上阻抗复合消声结构使其具有低、中、高频的宽带消声性。
其次消声器本体设有夹层是由消声器壳体内壁填充吸声材料,并在其吸声材料表面设置微穿孔板所形成的夹层结构,进一步起到了消声作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隔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后隔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插管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微穿孔板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西电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1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舷外盘管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下油底壳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