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气预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473777.0 | 申请日: | 2013-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4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廷召;金鼎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欧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进气预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气预旋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鼓风机、压缩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得鼓风机、压缩机在变工况条件下满足高效、节能的设计理念,就必须对其进行合理的调节。目前,对于大流量的双吸风机通常采用液力耦合器调节,或者采用在其进风口前面安装调节门的方法实现调节,这样均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
此外,现有技术中,作为调节门的进气预旋装置大多为整体组合装置,其调节叶片基本上均为单支承型式,导致其刚度较差,在气流冲击时容易发生变形,造成预旋装置调节叶片在闭合时开度不能为零,而在一定开度下流量也存在偏差,对关于流量控制的控制系统的设计造成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流量损失低且工作效率较高的进气预旋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气预旋器,所述预旋器包括具有中空内腔的固定外圈、同轴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圈内腔中的固定内圈、用于连接所述固定内圈与所述固定外圈的多根连杆,所述固定外圈的两轴端相贯穿且所述固定内圈的两轴端密封设置,所述预旋器还包括多个导叶,每个所述导叶的两端分别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内圈上,多个所述导叶沿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内圈的周向相间隔分布,所述固定外圈的外侧上还转动地套设有转动圈,转动圈上还设有多个分别用于驱动所述多个导叶自转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内圈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贯穿的用于与安装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安装轴的外侧周部与所述通孔之间还设有密封件。
优选地,多个所述连杆相间隔地分布在所述固定外圈、所述固定内圈的周向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外圈呈中空圆柱型,所述固定外圈由至少两个弧形块沿周向相固定拼接而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固定外圈由上弧形块、下弧形块相固定拼接而成。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转动圈上的第一连接轴、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联接件,所述导叶具有用于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外圈上的轴部,所述轴部上固定地设有第二联接件,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联接件、所述第二联接件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固定外圈的轴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导叶上所述轴部的轴心线相互平行。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的个数与所述导叶的个数相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进气预旋器,其中通过对其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导叶的刚度,使其在遇到较大的气流冲击时均不会发生变形,这使得导叶上叶片的开度更易调节且具有较高的调节精度,从而使得预旋器的流量调节更为精准,这保证了导叶上叶片在实际开度下的流量与设计值的一致性,能够为控制系统提供准确的数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流量调节时的能量损失,安装有该预旋器的风机的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的提高。这样,在同样工作效率下,整机的轴向尺寸可大幅地缩小降低了机组的成套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旋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旋器的右视剖视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旋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预旋器的立体图。
其中,1、固定外圈;11、上弧形块;12、下弧形块;2、固定内圈;3、连杆;4、导叶;41、轴部;5、转动圈;6、驱动机构;61、第一连接轴、62、第一联接件;63、第二连接轴;64、第二联接件;7、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4所示的进气预旋器,该预旋器包括固定外圈1、固定内圈2,固定外圈1具有中空状的内腔且其两轴端相贯穿,固定外圈1的两轴向端部分别作为该预旋器的进气口与出气口。固定内圈2的两轴端密封设置,固定内圈2同轴设置在固定外圈1的内腔中,固定内圈2与固定外圈1通过多根连杆3相固定连接,这多个连杆3相间隔地分布在固定外圈1、固定内圈2的周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欧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欧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4737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ortex平台的主板
- 下一篇:高清晰度拍摄仪